见证华夏第一届晒谱节暨湖北省第14届晒谱节

见证华夏第一届晒谱节暨湖北省第14届晒谱节
文、图||杨远煌
7月23日,农历六月初六,是传统的晒书节。就是在这一天,位于武昌区公正路的湖北省图书馆长江厅举办了首届华夏晒谱节暨湖北省第14届晒谱节。
此次晒谱节的指导单位: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协办单位:湖南省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十堰市档案馆、思绥草堂。
上午9点不到,我如约而至。
来参加的人员早已爆满,远远超出了组织方的预期。
此次晒谱节可谓盛况空前,从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的名单可以看出。以前是湖北省晒谱节,这一届是首届华夏晒谱节与湖北第14届晒谱节,其规模和层次当然是超过以前了。
我能够参加此次晒谱节是荣幸。
几位图书馆领导充分肯定了民间姓氏谱牒的文献价值、以血缘为纽带的传承载体功能和文化内涵。并表示民间姓氏谱牒是国家历史、地方志不可多得的补充。当然,也有专家指出了少数谱牒中存在着封建糟粕,并表示在当代续谱过程中应该摒弃。会上也谈及到了现实的事情,与会的湖南省图书馆馆长贺美华讲:我们这一代就是50年代或者60年代的后代如90后,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谱了,所以要利用谱对后代人进行教化,让他们懂谱,还要继承修谱好传统。
与会专家和学者谈到了现阶段在家谱资料收藏过程中用现代技术也就是电子技术将谱牒做成电子版本进行保藏。上海市图书馆还将收藏的谱牒列出目录。还有深层次的探讨,如图书馆要在将束之高阁的家谱如何服务社会来做文章。总之,图书馆为家谱的收藏保管普及工作做了古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无疑是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家谱。
我参加此次晒谱节受益匪浅。
如熊召政主讲《中国姓氏的起源》,我用大脑记下了中国的姓氏分为四种:王姓(姓中出了皇帝或者王的)、郡姓(土著封了郡的)、侨姓(搬迁户)、掳姓。
我以前想:为什么修谱是由老百姓出钱办理呢?官方难道就不能出钱来修谱吗?
听了熊召政的演讲,我的问题有了答案。
历史上有由官方修的谱,就是唐朝的李世明命令高士廉花了4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的姓摸了一个底,这就是官方的谱。不过,官方对姓氏的摸底分了等级,把王公大臣排在前面,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而为。武则天可以改子民的姓,可以赐子民姓。不管子民愿不愿意,子民没有不接受或者反对的权力。当然有人不愿意了,有的子民只能被迫接受。自宋代开始修谱行为变为民间的了,到明代得到了完善。所以,民间修谱就延续到今天了。
在此次晒谱节上,我看到了杨姓的9格半(皇姓)谱,看到了“杨家将”的谱,看到了“杨万里后裔谱”共16卷,看到了湖南杨氏谱,还有贵州毕节杨氏谱等等。
对于我来说,最耀眼的还是《泰和杨氏大宗谱(岁戊戌)》。
一切皆是天意。
我们的微信群《万林公后裔群》里,我们的一位说是能够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族人观点的族人,用文字表示2013年版的谱我们少了汊河和杨榨板块【此事选择后期用文字述说】,并且不认可5年前我们支系修谱回归到江西《泰和杨氏大宗谱(岁戊戌)》。于是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虽然最终是支持我们支系回归到《泰和杨氏大宗谱(岁戊戌)》的观点稳住了阵脚,但是,大多数族人没有出来表态,潜在的翻盘危机谁会料定哪一天又会发作?
然而,在晒谱区,我看到了赫然摆在杨氏家谱中的《泰和杨氏大宗谱(岁戊戌)》,我是百感交集。要是我们没有回到泰和,这次我作何感想?
机缘是那样的巧合,这次晒谱节晒出了我们的《泰和杨氏大宗谱(岁戊戌)》。的确,杨榨或者汊河、甚至是仙桃长淌口的2013版谱怎么上得了这样的大雅之堂?
与我同在我们乡镇街道居住过的怡和我现在都在武汉市谋生。他指着我们《泰和杨氏大宗谱(岁戊戌)》对追问他的人说:“我们是泰和杨,这就是我们的谱。”
我把这段视频发到了《万林公后裔群》里,发了这样一段话:
在今天湖北省图书馆举办的晒谱节开幕式上,一位杨榨支系的族人指着我们的《泰和杨氏大宗谱(岁戊戌)》说:“这就是我们的谱。”我觉得这恰恰是我们的骄傲。
玉华的评价:图画里“我的评价大写的6”。
磊:图画中竖起的大拇指上中、英两种文字“全中国为你点赞”
凡:竖起了长长的大拇指。
凡:真的很佩服为家族作出贡献的家人们。至少他们敢于做事,而且做成了!不管日后别人怎么样评价,至少这个功劳是不容置疑【应该为质疑,打字的误】的。
我:更加深信我们的选择是对的,感谢为我们与泰和合修谱,寻亲访祖籍地的开路者瑾、来兄、森叔等。感谢为此捐款的在外工作的族人,你们的功德不仅仅载入《泰和杨氏宗谱(岁戊戌)》版中,将永远载入家史中。
我:要是万林公有灵,一定会保佑我们兴旺发达。400多年前,万林公从江西迁徙到了湖广,于戊戌(公园2018年)终于回到了父亲的怀抱。
我们要顺从天意。
参加这次晒谱节的人数长江大厅会场座位上是满的,嘉宾证早已经发光了,不知还有多少人没有领到嘉宾证。由于手机电量有限,我没有拍照。晒谱区那么多的杨家谱我也没有拍照,还是有点遗憾的。
这一次晒谱节是证明我们回到祖籍地江西泰和的路走对了的绝佳机会。
见证此次晒谱节对于我个人乃至整个家族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2023年7月25日
后一篇:是谁在给我们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