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建设话“四知”
(2023-07-24 21:00:12)廉政文化建设话“四知”
文//杨远煌
我姓杨,骨子里流淌的是“四知”的血,堂名“四知”在耳旁伴着我长大。年龄小的时候并不知道“四知“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了"四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当然不过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当我走上了社会一段时间后,知道了中国人的每一个姓氏都有一个堂名,堂名都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典故,这个典故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我们当地有些不是姓杨的人也能够说出我们的堂名“四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杨姓的堂名确实有其特别之处,是廉政文化的象征。
2010年,我的人生步入到了中年阶段,我们迁沔四公后裔开始着手续修宗谱。这是解放后继1988年来的第二次续修宗谱。第一次续修宗谱从1985年开始,1988年告竣。2020年续修宗谱,我担任迁沔四公后裔续修宗谱理事会的秘书长、总编辑。虽然是公益事务,但是我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四知”堂的后裔知道了“四知”的深层次的含义之后,作为续修宗谱的亲历者、实践者、见证者不仅仅局限于知道“四知”深层次的内涵了。杨姓历史、家族历史,“四知”文化有据可查。据民国15年《杨氏家乘》记载:
震字伯起佥郡守太尉刺荆州拜司徒擢三公随任居关西教授二十年从游者千余称关西夫子刺荆州时曾举王密为昌邑令公【震】过其处密于墓祖怀黄金送公辞不受密曰夜无人知公曰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密而退公守君时邓骘荐拜司子孙步行疏食或劝辟产公白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原文无标点符号】
这段文字说明了“四知”的由来,“四知”原是杨震公为官清廉、暮夜却金的故事。“四知”成为廉政文化的象征。“四知”不但是杨氏的姓氏文化符号,还是清正廉洁的代名词和符号。可以说廉政文化建设是从这则故事开始的。
从百度里也能够查到四知、暮夜却金、杨震、杨震暮夜却金等典故。不过,百度是现在才有的,宗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详细记载着杨震的为人正值,为官清廉的事迹。
下面两首赞美四知的诗极有代表性。
胡曾【唐代诗人】: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周昙【唐代诗人】: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在当代的廉政建设过程中,杨震的为官清廉事迹重新发挥光芒,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现代电影《汉太尉杨震》歌颂了杨震一生清贫,为百姓操心的事迹。
杨震家风家训分为:尚学篇、清廉篇、治家篇、正直篇、明志篇,“四知”成为一个文化体系。
中纪委推荐“四知先生”杨震:暮夜却金
清白传家【来源:2015年9月23日人民网】
专家关于“四知”文化的观点:
杨汝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一堂留正气 “四知”仰高风。
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而要以“清白”传家,让后代成为“清白吏”。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其子孙为官清廉,杨震家族成为“东京名族”。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
杨震“四知遗风”对杨氏族人影响深远。特别是以杨震“四知”典故命名的“四知堂”,作为传承杨震精神的物质载体,遍布各地,对杨氏子孙产生了普遍影响。他们继承弘农祖德,恪守“四知”家风,用“四知堂”这一堂号来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先祖杨震,并严守家训,自勉自励,做到清正廉洁。杨震廉政精神对杨姓族人和杨氏文化产生如此恒久而深远的影响,这在中华姓氏文明中是罕见的。
“‘
四知’遗训家声远,三相流芳世泽长”。今天,我们提倡和学习杨震家风,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杨震清白家风将永远为人们所颂扬。
袁义达(中国科学院姓氏群体遗传学专家,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震开创了“清白传家”的家风
弘农杨氏的先祖杨震,以清廉正直的品德开创了杨姓“清白传家”的家风。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孙也继承了这一性格和品质。其曾孙杨奇在汉灵帝时当侍中官,照样不肯随便奉承灵帝,汉灵帝感叹又赞赏地说:“卿强项,真杨震子孙,死后必复致大鸟矣”。杨震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永远值得世人学习。
李建华(潼关县杨震研究会会长
):清白家风就是给子孙最好的遗产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生活十分简朴。有人让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产业、购置田产,杨震却始终认为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并以此传于后世子孙,就是给他们留下的最好的遗产和礼物。
梁建邦:良好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杨震“名经博览,无不穷究”,严于律己,忠君爱国,为官清正廉洁,疾恶如仇,不畏权贵,敢于担当,并以做“清白吏”要求子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一个封建官吏的高风亮节。
其子孙继承了杨震的正直品行,从而形成了以安贫乐道、好学博览、刚直清廉,爱国有为等为主要内容的杨震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杨氏后裔和中华儿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四知遗训家声远,三相流芳世泽长”。这说明良好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后代在家庭生活中继承先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起着积极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2017年冬,我们沔南四公后裔不远千里,造访江西泰和寻亲问祖,遇到全国各地前往江西泰和寻亲、寻根问祖的杨姓后裔,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出的一句话:“我姓杨,我骄傲。”的确,我姓杨,我骄傲。
我作为四知堂的后裔,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凡人,胆略学识哪能与先祖震公比,不过,我毕竟是一名共产党员,除了做了份内的事情,还做了分外的事情。20多年来,利用自己的工余时间,甚至利用工作和劳动时间,发挥写作特长为民鼓与呼,利用新闻、信访途径为民请命。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力所能及的为民维权。我为群众所做的以上事情都是义务的。即使这样也得罪了本镇本市的权势部门和强势人物。不明是非和不明真相的群众,温和一点的说我是“迂腐”,激烈的称我为“讼棍”。由于我做了一个平民与身份不相对等的事情,抱打不平,替人出头,反对的大有人在。“扯得顺风旗,落得酒肉吃。”人生就几十年,我图的是什么?把精力和才华完全用在自己的事业上,结果一定比做份外事好得多。然而,我无怨无悔。一定有人不明白,我为什么是这样的另类、不合时宜、逆水行舟,为了别人的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名誉和前途。只有自己清楚,是震公的“四知”精神激励我为群众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正在用工余的时间写作《草根风云录》,将我为群众所做的事情写成一本小集子,倒并不是为了名利,只是为了明心。但愿我的《草根风云录》早日面世。
前一篇:寻求出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