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家庭,让家中处处赏心悦目,让家人安心在外工作,我愿意;回家带娃,见证宝贝成长的每一刻,不错过她长大的点点滴滴,我愿意。可是,这似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些条件是必须具备的。
是高素质的妈妈
高素质,与家庭出身无关,与学历无关,只关乎教养孩子。我眼中的高素质妈妈,第一要心态健康,对待孩子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第二要不断学习,譬如养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第三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第四要自尊自强,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我的眼里不能只有你”,还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个人不欣赏的妈妈类型包括:
包办代替型——事无巨细,大事小情全替孩子做主、替孩子做,结果孩子动手能力严重缺失,独立自主的精神完全没有。
盲目攀比型——不尊重孩子,一味让其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或者总嫌自己的孩子不够出色,不如XXX。
肆无忌惮型——没找到合适的形容词,就用这个吧,想表达的意思是在孩子面前为所欲为、口无遮拦,自身的缺点全暴露给孩子,导致给分辨能力有限的小朋友做了反面典型。
有家庭话语权
如果要放弃来之不易的工作、放弃一份不菲的收入,那么一定先要和家人(我认为的排序是:老公、公婆、父母)沟通好,征得他们的理解、许可、支持,这样,他们才不会拿你当只会围着孩子转的黄脸婆,才会理解你是为了陪伴孩子成长而牺牲自己的事业,对于工作,是不为非不能。
尤其要让亲爱的他明白,回家带娃,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早期教育,是努力营造家庭的温暖港湾,是支持他的辛苦打拼,而不是成为没了经济地位就没了一切的受气包——拥有话语权,赢得家人尊重。
经济基础比较坚实
我反对啃老,夫妻两人携手共同促建家庭经济建设最好。当妈妈要回家的时候,爸爸是否能支撑起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扛得住无孔不入的通货膨胀,这是个问题。说白一点,他需要更多挣钱,不仅仅挣出她曾看得见的工资,还要把那些什么N险N金等等一时看不到的钱也挣出来,积少成多,压力不可谓不大吧。
有回归社会的保障
孩子大了,不再需要妈妈日日陪伴,这时候,可能已经离开曾经的岗位三年五载了,还回得去吗?很难,我不知道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私企是不是有如此人性的政策,至少我没遇到。
找一份新的适合自己的工作,难上加难。君不见,85%以上的招聘启事,都有一个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好,即便生孩子早,现在还不到30,那么,你得承受早出晚归,无法按时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上学,或者常常出差无法顾家等等,你要和初出校门的小姑娘们同台竞技,纵然你有经验,可你的时间呢?,当然,此处不包含有实力的家族企业等特例哈。
高素质是对自身的要求,努努力,不是做不到;有话语权是对家庭的要求,多多沟通也能做到;经济基础,如果能够承受你所在城市的房价、未来的赡养父母,如果你对金钱不是太看重,不总要求有情有调,也不是做不到。而社会的保障呢?委员的提议很好,可是对于拥有十五亿人口还总有开放生育二胎呼声的国家,我不看好。
回家带娃,其路漫漫。

这个小朋友,最希望妈妈“星期一不上班,星期二不上班,星期三不上班……”
为什么?因为要和她一起“玩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