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逍遥游》中的“有待”与“无待”——对“鲲鹏精神”的一点补充

(2020-03-04 17:42:45)
标签:

庄子

逍遥游

鲲鹏精神

有待

无待

分类: 中国哲学

《逍遥游》中的“有待”与“无待”

——对鲲鹏精神的一点补充

王国良

 

传统的见解认为,庄子《逍遥游》的宗旨是突出最后至人、神人和圣人的“无待”,即空所依傍、绝对自由的精神。庄子在一开始把鲲鹏精神讲的惊天动地,但鲲鹏毕竟是“有待”,要培风,即只有等待大风起兮才能抟扶摇而直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写鲲鹏的“有待”就是为了反衬至人神人“无待”的自由境界。

    长期以来研究庄子思想的人们基本相信这种说法,当下也大有人在。然而,这种说法违反了基本常识。这种误解”“误读现在应该破解了。

首先明确一个基本常识:包括鲲鹏在内的任何鸟儿,在没有风的时候照样能够起飞。鲲鹏即使没有风,照样可以展翅翱翔,背负青天朝下看。(这么简单的道理两千年来居然没有人认真想一想)。庄子写了燕雀、蜩鸠等都在“群莺乱飞”,并没有说这些小鸟必须凭风起飞,它们不能高飞远举,是由于自身能力限制,并非自然界没有天籁。鸟雀无风尚能在蓬树间飞来飞去落谁家,安有大鹏必须“待”风才能奋起高飞?!

    也许有人说,如果没有风,六月息,可能大鹏无法飞得这么高,这么远。这种说法同样不符合生活经验。鸿雁每年从北海(俄罗斯贝加尔湖)飞到南洋,又从南洋飞回北海,穿过万里云涛,难道是一定要等到有季风才出发吗?鲲鹏精神,鸿鹄之志,举同类者略相似也。如果说大鹏起飞需要风力,那风力也是鲲鹏自带(待),鲲鹏扇动强大翅膀自然产生气流,形成风力,这与飞机的原理一样。

再来看至人神人的“无所待”。庄子在文本中说了两次,第一次说至人神人圣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第二次说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这里说的“无待”,很明显并非说无待于自然界,无待于自然力,而是指无待于人间烟火,或者说无待于他人之力。如果真的“无待”,为什么要“乘天地之正”?为什么还要“御六气之辩”?还要“乘云气,御飞龙”?至人神人的御六气之辩、“乘云气”与鲲鹏的“绝云气、负青天”难道有什么本质差别吗?

因此善读庄子者,不宜用至人神人的“无待”来强说鲲鹏是“有待”。鲲鹏精神,并非是对庄子的“误读”,而是客观存在于庄子的文本中。两千多年来,鲲鹏精神对中华文化精神产生积极影响,但至人神人精神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较小,可能是庄子说至人神人时“寓言”气太重,迹近于神话,人们惊叹之余无法追求效仿。

 

 

注释

1.     “乘天地之正”:,一说即阴阳,可以解释为,按照的规律生存生活。也可以解释为认识掌握社会历史运动规律。

2.     御六气之辩,根据,凭借,驾驭;“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与变相通,即根据季节时令气候变化安排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也可以解释为志存高远的英杰人物因时而动,乘势而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