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东南亚战场
(2016-10-16 15:45:42)
标签:
历史现代二战军事东南亚 |
分类: 现代历史 |
二战东南亚战场:二战在1941年全面爆发时,德军兵临莫斯科,美国仅三十万军队还没完成战备,整个反法西斯同盟形势是危险的。日军组建的南方面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攻占了超过其本土面积十倍的地区,占领整个东南亚地区,到1942年日军在东南亚地区有近八十万占领军,这期间麦克阿瑟、亚历山大等美英统帅都败在日军手中,中国远征军一路军也兵败缅甸,日军兵临印度,攻入中国云南怒江边,中国南方国际交通线完全被切断。虽然太平洋战场随着中途岛战役胜利美军开始局部扭转战局,但整个东南亚战场盟军仍处在严重困难时期,日军在巩固占领区同时仍在向印度和中国边境增兵,尤其准备向印度和中东进攻,但是到1943年下半年北非以盟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终。日军开始对是否向印度中东进攻产生犹豫,在11月开罗会议后,东南亚战场被定为仅次于欧洲战场的主战场,甚至登陆作战优先于欧洲。在德黑兰会议后,美英意识到苏联可能迅速攻入中欧击败德国后,转而决定首先在欧洲登陆,放弃支援东南亚战场,中国面临的压力骤增。1944年日本放弃攻打印度中东,决定主力转向中国和太平洋战场,没有用海军运送军队主力在孟加拉湾和中东登陆,转而集中海军防御美国,这让东南亚战场渡过最危险时期。日本这一战略错误是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在一月份向缅北进攻造成,加上中国远征军在怒江东岸的集结都让日军担心盟军要南下攻打缅甸,所以放弃全面西进的计划,日军也担心其主力向印度中东后,盟军攻占缅甸切断其退路。但是2月仍向若开进行战术进攻重创英军,3月集中十万兵力进攻英帕尔,企图先消灭英军主力,并切断中国远征军退路。斯利姆指挥英军在英帕尔阻击日军,史迪威指挥的中美联军继续向缅北进攻。同时要求让滇西的远征军立即进攻,但老蒋以中国战场形势为由拖延。当时日军虽执行大陆交通线计划,但还不迫切,菲律宾战役10月底才开始,日军的海上交通线还没中断,东南亚的形势最严重,若是日军把缅甸的三十万军队都投入进攻,缅甸和英帕尔战役甚至可能失败,急需滇西远征军支援,日军和老蒋都是在这时行动迟缓,没有意识到东南亚战局已经到了决战的关键时刻。对中国来说,即使把滇西远征军投入中国战场也无益,因为日军也会相应把东南亚的数十万军队投入中国,还不如及早向缅甸进攻,老蒋最后总算让滇西远征军进攻了,这是正确的,若是北调会让东南亚的日军失去牵制,也向中国进攻加入中国战场,那反而会让更多日军在中国领土作战,还不如把那些军队牵制在缅甸,减轻中国本土危害。中国远征军成为东南亚战场盟军的重要力量,为二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