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晋朝军事外交 |
分类: 晋朝历史 |
晋朝复兴前的外交:晋太宗执政的永和六年晋朝恢复统一,就像郭璞评价的复兴晋祚那样实现复兴。这以前的外交情况很少研究,长期误解晋朝无所作为地偏安。晋朝的外交活动在复兴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配合了军事行动。晋朝中原沦陷使晋人很多南迁,但包括宗室在内也有很多北迁,西迁也有不少,这在形势上对中原形成包围态势,同西部和北部晋藩、晋人联系成为收复中原的基础政策。按照封建制度天无二日,皇帝只能有一个,石勒称帝后,形成三帝态势,但是晋朝成功的外交已经让北方燕代都尊奉晋朝正朔,西部张氏等也忠于晋朝,控制中国大部分领土,就是石勒和李雄统治区臣民也多拥护晋朝,这种情况下李雄首先表示拥护晋朝正朔,只要晋朝收复中原就归顺,这有真心,但也是高明的外交策略,实际是挑动晋朝去攻打石勒,自己旁观,晋军陶侃开始北伐攻取襄阳、新野后,李雄就南取宁州。石勒也很聪明立即向晋朝纳赂行臣礼,这样就显得李雄对晋朝不敬,也希望晋朝攻李雄,晋军停止了北上,派邓岳的广州军转攻李雄收复宁州。这阶段晋军虽然两条战线作战,但仍然收复襄阳、宁州,国势呈恢复,领土呈增加的态势,和这时期朝廷稳定,陶侃、邓岳等精兵猛将很多有关。庾亮北伐仍想继续两线作战,但是忽略了当时外交形势变化,石虎放弃帝号称天王,造成李雄和晋帝两帝对立,表面称晋藩,让晋朝没有对他用兵的理由,陶侃、郗鉴等去世,石虎乘机南侵,被李阳等打退。庾翼统帅北伐时,李寿虽然不听臣民降晋的意愿仍称帝,但是国势降低,臣民也阻止攻打晋朝中央,李玝等降晋。庾翼据此和张骏、慕容皝协商先三路攻取中原,因为石虎虽然称晋藩,但不像石勒纳赂行臣礼,石虎攻打晋朝,可以反击先北伐,不用打虽然称帝但没攻打晋朝的李寿,收复中原后李寿也只能顺应李雄先前的许诺:只要晋朝收复中原就归顺。尽管庾翼病逝计划没实施,但这项政策是固定的。张重华和慕容皝都继续要求中央北伐,桓温却改变战略方向,挑动和他同样三品的周抚、司马无忌进行西征,很快平定蜀地,李势降封侯,在表面上实现天下独尊晋帝,没有第二个皇帝的统一虚名。但是这延缓了北伐的时间表,造成后来很多难以预料的意外,例如张重华和慕容皝等最积极收复中原的人早逝,恢复统一后姚弋仲、苻洪和司马无忌又去世,虽然后来实现了真正统一,但是却没能长久维持下去,很快北方再次分裂。晋朝复兴前的外交状况体现了在中国百姓都拥护晋朝中央的情况下,少数民族政权往往要顺应民意,多少表示些对晋朝的尊崇,奉晋朝为正朔。晋朝的汉族地方政府张轨、李暠、冯跋等都是忠于晋朝,外交活动以尊晋收复中原为基本政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