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统三国

(2015-04-07 15:21:48)
标签:

历史

政治

军事

统一

分类: 晋朝历史

晋统三国:司马氏统一三国主要在九十年三分的最后三十年,从公元250年到公元280年,这是前三十年诸侯群雄争霸仅存三国后,又经过三国鼎立的三十年拼杀最后到统一的三十年。三国鼎立期间司马氏开始主导历史发展方向。司马氏在群雄争霸期间仅在百姓中有清誉,比如司马直死谏卖官;与三国统治阶级上层亲密,比如司马防荐举曹操;负责后勤、参谋献计工作,比如司马朗造船,司马懿担任司马给曹操献计,这时期司马氏的军事活动不多,仅司马朗献计制定州郡治兵改革军制,帮助曹操封魏公诸侯后仍兼任冀州牧执掌军权,司马芝在地方从事招兵训练等工作,直到司马朗担任兖州刺史才直接统帅兖州兵,在南征中亲自治疗军队的病疫,染病去世。在司马氏从事军制改革、军事后勤、军队组建、军事医疗等基础建设期间,司马氏就已经在军队中有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所以到曹操末期司马懿担任督军兼御史中丞的重要军职。曹魏建立时借重司马迁的声望笼络人心,但为防止世族威胁豪强利益,也不再让司马氏执掌军权,220年是三国鼎立的开端,原来汉末的豪强代表曹魏和皇室代表蜀汉先后对代表世族的孙权发动战争,孙氏祖上都是郡守等中级官员,与司马氏祖上都是世族而且两个姓氏还是通姓,比皇室和豪强的力量小、地位低,在三国鼎立中孙权最终实现了世族称帝。司马懿在这三十年成为军事领域中的主角,救襄阳、平上庸、退诸葛、复朔方、克辽东,成为三足鼎立时期开疆拓土最多的一代名将,被孙权称赞是“用兵如神,所向无前”。在三国归晋的初期,虽然司马懿重新夺回军权,成为曹魏的最高执政,但当时曹魏并没有实现统一的绝对优势力量。司马懿是选用了王基、邓艾、州泰等杰出人才辅佐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加上原来的旧部亲信,司马氏集团牢牢控制曹魏政权,司马师兄弟又招揽了李憙、钟会、石苞、陈骞、李胤、山涛、张华、虞松、邵悌、唐彬、魏舒等杰出人才,重用亲戚羊祜、杜预等贤才,早期密友贾充、裴秀、郑冲、何曾、钟毓等为心腹,加上宗室司马孚、司马望父子、司马亮、司马骏、司马伷、司马遗、司马幹等,都是才能出众,使司马氏集团的势力不断增强有了统一的实力。263年司马昭指挥平定西蜀统一西南后,由于蜀国常年战争消耗很大无力增强司马昭力量,反而需要中原资助。战后又经过内乱造成邓艾等众多兵将遇害,都迫使司马昭接受众臣要求停战。此时交趾等地的吕兴起兵脱离吴国归降,吴军又攻打永安的罗宪。司马昭册封吕兴后,接受罗宪的质子和陈骞的请求,派遣胡烈援助罗宪打退吴军。265年司马昭与吴国议和不久后去世,司马炎继任晋王后称帝建立晋朝。从晋朝建立到统一约十多年,司马炎一面整顿国内奢靡享乐的厌战风气,一面平定北方和西北叛乱的各部少数民族。到268年吴国重新大规模进攻晋朝时,晋朝严重水灾还没有巩固,采取防御态势打退吴军后没进攻。271年后吴军攻占交趾,晋军忙于平定北方。272年晋吴争夺西陵,吴军胜。司马炎怒正式下令让王濬在益州造船准备伐吴。司马炎创建新型巩固的政治制度,首创门下省和三省多相制,制定了占田制削弱豪强势力,给贫民和妇女分配土地,释放奴婢设立屯田营,制定国子学对贵族子弟强制教育,提高统治阶级子弟文化素质,极有效地增强了晋朝的生产力和物资储备、人才储备。到276年晋军马循基本平定西域的鲜卑,羊祜正式奏请伐吴,被朝中权臣阻止,此时吴国政治腐败,内部统治残暴,民心背离,晋朝经过激战基本平定北方叛乱,政治上也进步、生产力发展,十年的恢复期后重新具有了统一的能力。羊祜叹息“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可见有统一的实力未必就能实现统一,还要善于把握时机和有统一的思想意志和信念。准确讲司马昭曾准备统一西蜀后三年伐吴,邓艾要求一年后伐吴,结果在西蜀内乱后,严重削弱的北方,造成十年恢复才重新有统一的实力,这个实力也不是绝对的。晋军总计五十多万军队,吴军当时也有二十万军队,双方力量不存在晋军必胜的人数条件,但是晋军在政治上进步,受到人民拥护,相比吴军战斗力和士气比晋军弱,统治腐败的吴军厌战,竟把铁打造成铁链拦在江上也不愿用来造武器。278年羊祜推荐的杜预被任命守荆州,他和王濬等积极上书要求伐吴,在延缓约五年后,司马炎终于在279年底接受杜预、王濬、张华等要求命令伐吴。司马炎亲自制定统一战略,调动二十多万军队分六路南下,在总兵力与吴军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仅用四个月就平定了江南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统一用兵最少,从下诏到统一用时最短的统一战役。晋统三国的三十年历史是研究三国历史常常忽视的时期,因为不论《三国志》和演义都没有详细记载这三十年的发展经过,相对详细的《晋书》记载的多些又没多少人看,研究分裂的比研究统一的多得多,甚至把晋朝统一简单地理解为宫廷斗争,忽略了三十年中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状况。统一固然是人民的愿望,但是若统治阶级没有制定统一政策,没有为统一进行政治、军事斗争,那么统一就会遥遥无期,中国古代以前“上下一千七百年,天下一统者,五百余年而已”,分裂的时间要长很多,统一不会凭空实现,否则怎么会把统一作为“千载盛功”来歌颂,所以古今士大夫和民众才会尊敬统一的君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司马昭教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