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继嗣
(2015-03-27 10:39:29)
标签:
历史古代人物司马迁 |
分类: 古代历史 |
司马迁的继嗣:司马迁家族在汉朝早期属于世官,世代担任太史的职务。最受推崇时担任过太史公、中书令等职务,直到汉宣帝时不再担任世官,在此期间就有李陵之祸而改姓避难的。但到汉平帝册封历代圣贤,司马迁的后人被找回封为史通子,与周公、孔子的后裔并列是子爵,用清翟世琪的评价当时王莽没代汉,司马迁家族此时仍算是被汉朝册封,属于诸侯世家的级别,实现了司马迁要扬名立身实现大孝的愿望,司马迁此时是受推崇的人物。但在王莽代汉到东汉建立战乱期间,政治形势急剧恶化,司马迁的后裔此时躲避战乱,在东汉建立后流散各地,东汉朝廷对司马迁的态度是批判的,汉明帝直接指责司马迁的《太史公书》是异端,把全书删减成十九万字,这样司马迁的后人自然也受到牵连,开始再次改姓,可见封建专制下福祸不定,非民主时代可比,人民和爱护下层百姓的士大夫常常被上层统治者打击。司马迁的后裔通常改用四个姓氏:司氏、马氏、冯氏、同氏,天下动乱统治者敌视司马迁时就改姓,政治安宁统治者对祖先宽容时再改回来,或者即使姓司马氏也不敢和司马迁联系上,自称其他郡望的司马氏,这就是封建专制时期的悲剧特点。东汉时期改姓的司马迁后裔最多的是洛阳的司氏,襄阳的马氏,其他有少量冯氏、同氏的仍遗留在司马迁的故里守护祖先故土坟茔。到东汉末颍川司马徽回到韩城司马迁故里,他是诈死隐居,是司马迁后裔中冒用其他支系司马氏的人,回到故里后改用同氏隐居,当时东汉政府毕竟没给司马迁解禁,在司马徽隐居前后同氏的族人有迁徙到辽东的,和东汉末很多迁徙到辽东目的同样,为了躲避中原战乱,这些同氏后来与辽东的佟氏融合。到三国建立后,河内司马氏在北方成为显赫的世家,但曹魏政府对待原司马迁政策改动不多,曹操能尊重些,魏明帝仍然贬低司马迁,直到司马氏执政后建立晋朝,司马迁的禁锢才完全解除。在东汉和三国司马迁后裔主要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晋朝建立后司马迁解禁时,在韩城的司马故里有部分改姓的恢复了司马氏的姓氏,汉阳太守殷济也修建了司马迁祠,对司马迁有了公开祭祀。但到晋朝末期随着对司马氏的再次打击后,司马迁后裔又再次被迫改姓,翟世琪和吕和钟就确认过韩城马氏是司马迁后裔在晋末改姓的。司马迁继嗣改姓的历史也体现封建专制严重危害,统治阶级不尊崇司马迁,自然不积极让司马迁后裔改回司马氏,仁义民主的能让祭祀司马迁,算是进步的,那些专制害民的仍有很多歧视司马迁,所以司马迁继嗣用改动的司氏、马氏、冯氏、同氏等姓氏的依然占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