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和蔡确诗案

(2014-01-02 16:09:40)
标签:

历史

宋朝

人物

司法

分类: 古代历史

苏轼和蔡确诗案:宋朝是对文人宽容的朝代,仅是在变法时期发生了乌台诗案后,改变了文化自由的传统风气。苏轼是乌台诗案的核心人物,他对变法政策对社会造成危害不满时,在诗作中有所显现,在元丰二年以酷吏著称的蔡确任执政后,受到严重迫害。蔡确任参知政事权御史中丞时变法派在朝中占执政地位,把苏轼下狱后,变法派到处搜寻他的诗作,到众多苏轼朋友家找“罪证”,并且对狱中的苏轼进行了长达一百三十多天严厉审讯,变法派不仅是要把苏轼治罪,甚至想牵连司马光、范镇、张方平、李常苏轼另外五个朋友一律处死。其恶毒程度是令人发指,与蔡确的酷吏作风一致,主张扩大迫害的也是蔡确党。这场冤案最后以苏轼发配黄州,司马光、张方平、范镇、李清臣、曾巩、黄庭坚、孙觉、李常、刘挚、刘攽、陈襄等被罚金,苏辙、王诜、王巩等被免职、降职、发配,总计三十九人被牵连,是开了宋朝文字定罪的先河。到元祐四年蔡确的车盖亭诗案前,蔡确升任观文殿学士,朝中元祐党内部不稳,苏轼、胡宗愈刚被罢职外派,实际已经是处在变法派反击的前奏。司马光、吕公著去世后,元祐党的影响力在降低,蔡确此时自行刊刻宣传自己的诗集,也是得意过分,其诗集影射高太后是武则天是明显的,安州有许绍、许圉师等名人不写,偏写反武则天的郝处俊,还加上自己“叹息思公”直白评语,有贬损高太后的情绪。虽然照理文人写讥讽诗不该治罪,但蔡确酷吏的身份与文人不同,他本身没诗才却大肆刊印发行,对被他打击过的元祐党造成刺激,尤其被他迫害过的见他升职张扬,自然更怕他复起,在吴处厚上奏弹劾他后,立即对他进行了打击。司马光密友李常任御史中丞,和部分御史反对以言论治罪,被升职调离御史台,蔡确被改任闲职光禄卿到南京,自己刷洗诗牌,可见他不仅发诗集,还立诗牌,与苏轼朋友间传诗影响不同,是搞广泛宣传。尽管蔡确无文人之才有酷吏之名,但元祐党范纯仁等仍反对以言论治罪,重仁义。梁焘、刘安世最激进要治死罪,苏轼要求皇帝诏责太后赦免。高太后做出发配的决定,蔡确被发配是宽大的,更没有株连别人,比乌台诗案处罚轻很多,他自己发诗集、立诗牌宣传的举动比苏轼严重多了,加上他原本酷吏的行为和名声,梁焘、刘安世要求把他问斩百姓都会拥护,为被他在狱中迫害的人报仇是合理的。对一般文人诗文讥讽治罪不对,对蔡确那样的酷吏则例外,梁焘密上变法党名单不是像后来变法派造元祐奸党册公开搞迫害,只是提醒高太后防范这些人,像毕仲游是有远见的,朝中君子少,奸邪小人后来在绍圣再次毁了元祐之治,再次把人民推入灾难中,造成严重的历史倒退,宋朝的政治也越发陷入腐败。在当时元祐党对蔡确仅判了发配岭南,也足见其君子仁厚,也是后世元祐党受到人民尊敬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