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穆帝时统一战略

(2013-05-22 16:34:19)
标签:

历史

晋朝

战略

统一

分类: 晋朝历史

晋穆帝时统一战略:晋穆帝时由于辅政王晋太宗的杰出领导短暂重新统一,实现了晋朝复兴,历史教训也很值得研究。晋朝能恢复统一首先在于民心的拥护,即使割据政权的士大夫都公开拥护晋朝中央,石虎的太傅、司徒裴宪和侍中、中书监卢谌都是公开忠于晋朝,石虎也称天王,名义上当晋藩。李寿的臣民都劝他去帝号,臣属晋朝,服从中央,履行开国君主李雄奉晋朝正朔的立场。这些体现人心的情况往往被忽视,这才是民意反对分裂,拥护统一、拥护中央的进步立场。晋朝在这种情况下恢复统一是顺应民心进步的,重要的是具体怎样实现统一,怎样保持统一后不再分裂。晋太宗执政时的统一战略史料记载不多,但绝不是现代有的人误解的晋朝偏安江南,不积极北伐,当时晋朝向辽东晋藩燕国海运了千万军械物资,无疑是想首先南北夹攻先平定中原,凉州的张氏集团与晋朝中央恢复联系后积极东进也体现了配合中央收复中原的态势,燕国和张氏的作战成效都很大,取得胜利,尤其张氏集团的谢艾取胜后,石虎慨叹自己以九州力不能平定凉州,这种情况下晋朝毫无疑问应该先收复北方。但是桓温控制荆州后,改变了晋朝的战略方向,转而首先攻西南的李势,当时朝廷反对桓温伐蜀被后世解读为不积极北伐,从后来战略发展看,实际朝廷不是反对北伐而是反对先攻打李势,要先攻北方,蜀地可以和平统一继续让李氏镇守,蜀地军民大都拥护晋朝中央。七月朝廷刚任命褚裒为征北大将军准备北伐,十一月桓温就开始向李势进攻,他带着司马无忌、毛穆之、周抚等都是晋朝最精锐善战的人,导致北伐只能暂缓。正确的战略是桓温应该从荆州北上攻宛城西入关中配合凉州,控制关中与张氏集团汇合,再联合东进配合褚裒北上、慕容氏南下收复中原,桓温自作主张是彻底打乱了朝廷的战略部署。桓温主力陷入西南战局后,348年石虎乘机派苻健南下甚至打到竟陵,原本忠于晋朝的燕王慕容皝也在这年去世,使未来统一的前景增添了变数。349年正月石虎不再称天王僭号称帝,北方拥晋的梁犊等起义反对,二月晋朝王龛正式北伐,桓温也没有北上配合,而是派兵攻范文,再次与朝廷战略总方针相悖。现在还有人误解说朝廷用殷浩排挤桓温不让他北伐,实际朝廷不让桓温伐蜀他都擅自打,能阻止他北伐吗?况且朝廷已经北伐了,他却不再主动北伐,擅自南下,权臣姿态明显,完全不该把北伐不积极的罪名加在朝廷头上。在七月北伐军先锋打到山东,褚裒到彭城时,仅梁州司马勋、仇池杨氏攻入关中配合东线,中线的桓温仍然按兵不动。可见无论是347年按中央的战略先收复北方,还是在349年北伐时积极配合北上,桓温都能成为北伐名将,也能推动晋朝恢复统一,但他却没北上。结果八月褚裒孤军北上败退,十月中路宛城失陷,最可气是桓温甚至连自己中路宛城都不支援,是在关中获胜的司马勋从关中退出去收复宛城。因为权臣让晋朝虽然不久后恢复统一,但却没能长期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齐女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