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修史
(2013-04-22 17:48:25)
标签:
历史史学私人修史著作审查 |
分类: 古代历史 |
兰台修史:官方对历史学和历史观进行控制最早发生在汉朝,西汉末期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被官方秘藏,连诸侯王申请要赐予《太史公书》(史记)都不允许,到东汉时更是禁止私人修史,班固因为续写史书竟然被告发遭到政府逮捕,直到被官方“招安”专业为官方东汉政府修史。史学已经成为官方宣传和歌颂汉室和刘氏舆论工具,班固也成为这方面“专家”。汉朝负责修史的机构不同于从晋朝开始专门设立修史的著作省,而是兰台,这个名称很雅致,但是了解到具体职能就不能不让人肃然,兰台竟是御史台,用现代政府职能评价是专门监察、弹劾、问罪,甚至有部分司法权的机构,这里可不是什么文化机关,可见东汉时修史的性质是什么,简直就是文化检查、验收、审查工作,负责兰台(御史台)的是御史中丞,直到后来还设立专门的治书御史。班固在御史台担任兰台令史,受诏专门负责把西汉历史单独成书,向社会发表,把《史记》关于汉朝的内容摘录下来,与自己整理的汉朝志书、传记合并,完成了《汉书》这部最早宣传一朝历史的断代史。由于这部书不是按唐朝建立的“国亡史修”制度,不是后朝修写的朝代史,是汉朝人自己写的,隐讳和不实的内容很多,在历史观上也只是为本朝歌功颂德,为东汉社会政策和舆论服务,甚至还不如后人写唐朝历史能把武则天列为本纪,仅把王莽列入传记。对司马迁也是沿袭东汉皇帝的贬斥态度,把他丑化,抹杀司马迁在东汉时太史公、中书令的重要地位,仅仅描写成可怜的文人。在百官志中班固也不写中书尚书制度发展,我们只能从他写的《汉书》艺文志、传记等内容了解西汉的中书尚书制度、太史公权限等内容。对西汉历史更多内容,也只能从卫宏、如淳等民间写的非历史类《汉旧仪》等著作了解,他们虽然被禁止写历史,但总算保留了很多重要历史资料,让现代能了解西汉制度的发展情况。《汉书》甚至没有记载在西汉中后期已经具有丞相地位的很多中书令、尚书令的人物,也没有记载地位已经超过九卿的很多尚书的人物。在兰台修史对历史内容删改的规模很大,不仅能从班固修《汉书》体现,缺少大量西汉历史人物,更不用说王莽时人物,都比不上唐史还能保留武则天时代大量人物传记。也能从受诏删《太史公书》的情况体现,当时删成十几万言流传。现存《史记》五十多万言是汉朝以后综合宫廷藏书和班固家流传出的版本形成,算是较完整了仍缺少很多内容,可见兰台修史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