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权危机
(2013-04-21 14:48:27)
标签:
历史海权国防战略 |
分类: 散文杂谈 |
中国的海权危机:中国航海技术在古代是先进的,在明朝才被西方赶超,并且出现海权危机。晋朝就能制造两千人的大船,知道使用指南船的中国为何会陷入海权危机,不仅有明朝终止郑和航海的政策,也是东西方海上入侵的结果。明末政治腐败只知道内部残酷压迫人民,造成严重的农民起义,加上民族政策偏差,与西藏、蒙古高原、东北的各民族都对立,无力阻止像荷兰、葡萄牙那样的殖民者入侵,那时幸好还没有陆上强国俄国东扩和英法海上入侵。明朝中国丢失了澳门、台湾、琉球、南沙部分岛礁,明朝政府的海军甚至比不上郑氏家族的私人武装,靠郑氏私人武装打退了荷兰对厦门的攻击,仅仅沈有容保卫台湾值得称赞。到清朝初期收复台湾的也是郑氏私人武装,清朝初期对海权能稍微振兴些,保持了中日共管琉球,也收复了台湾,但康熙以后基本沿用明朝闭关政策,也没有收复澳门,主要应对陆上俄国东扩危机,中国长期没有建立有远洋能力的强大海军,仅是比明朝时能阻止外敌从外海登陆劫掠,这也是清末海权危机再次加重的原因,但是有很多进步人士已经开始重视海权。到清朝同治中兴时期,中国在陆上有所复兴,收复新疆后,由于重视海权也开始建立现代海军。为削弱中国海军,西方列强又利用日本打击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打击中国初步强大的海上力量,阻止中国进一步复兴,依然谋求保持对中国海权的控制。民国建立后中国海权虽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外国军舰仍然游弋中国沿海和内河,但是至少海权没有进一步被削弱,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收回海洋权益,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思想在兴起,抗战胜利收回了台澎,也确立对南沙的主权。联合政府成立后,在面临海上封锁威胁下,仍废止了很多允许外国军舰在中国沿海和内河自由航行,侵犯中国海权的不平等条约,并且开始建立增强新式海军,保护中国的海权。中国在全球有公海航行自由是建立在中国现在有了强大海军的基础上,也是中国人民艰苦斗争获得的成果,是中国各民族团结、国内凝聚力强的结果,要是中国内部矛盾严重,结果必然是再次面临其他国家的入侵,而首先遭侵犯的必然是海权,中国若失去海权,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岛屿不收复,对外贸易、海洋运输等也必然受到威胁,也会让中国进一步复兴成为泡影,阻碍和削弱中国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