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史的真实性

(2013-04-03 16:48:05)
标签:

历史

文献

正史

文化

分类: 散文杂谈
正史的真实性:中国是历史文化最发达,最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著作丰富、种类繁多。中国封建社会以前还是世界上唯一曾允许史官独立记史不受干预。中国的史书最有影响的是正史二十四部,这是官方确立,也是最有影响的历史著作,在把编年体也当正史后,二十四史实际成为正史资料。仅仅是记载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二十四部正史就已经文字山积,统治阶级在明清时通常也更倾向把编年体作为正史,成为主要历史学习教材。对这些正史的真实性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封建社会废除史官独立性后,除了唐太宗那样贤明君主能主动要求史官不准隐讳,据实记载外,历史记载往往有时讳,替现实隐讳,或者有现实的宣传目的,实际在本朝写实录过程中就往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记载和侧重,或者有隐讳和矫饰、虚伪内容,不同时期会在改变政策,或权力变迁时经常修改实录,对历史人物记载有差异。所以在封建社会建立了“国亡修史”的制度,即新朝代为前朝记载历史,这通常比前朝记载的内容能客观些,不像本朝人自己忌讳、隐瞒或伪造内容多。因为新朝初期政治统治往往民主清正,统治者也优秀杰出,也不用为前朝隐讳,而且出于总结历史经验的目的,能更加客观详细地记述前朝的历史。就算新朝有隐讳也仅仅涉及到新朝与前朝关系中的少量内容,通常改朝换代战乱时间不长,对此前事不关己的历史也不用隐讳、矫饰,能更真实客观记载前朝多数时期的历史,新朝能战胜前朝通常更进步,打的胜仗多也没有多少需要讳败的。所以在二十四史正史中,多数都是国亡修史的作品,比不重视保留灭亡政权历史文献的作法要进步。中国为显示为前朝修史的客观性,甚至有能容忍忠于前朝的遗臣参与修史和监督修史的传统。中国正史中即使有被确认不真实的,往往也是因为记载简略或加入野史小说类的演义内容多,其内容不涉及历史重大事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造伪,不影响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认识。其中虚伪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封建迷信和统治阶级立场要求,贬低丑化人民和进步人物,诋毁反封建起义等。古代史书中站在统治阶级立场的封建观点尽管错误,但也是当时历史局限性造成的,只要用现代民主观点认识,不会被欺骗。中国史书重视《志》、《表》、《书》等的特点也增强了历史真实性,有利于甄别史书中不实的内容,对研究历史发展有重要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