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朝的谥法

(2012-12-02 09:19:52)
标签:

历史

古代

晋朝

制度

杂谈

分类: 晋朝历史

晋朝谥法制度:统治阶级有谥法能允许评论帝王和名臣总比不让人评论要民主,中国封建社会比其他专制时代民主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有谥法,尽管允许评论帝王的范围和程度不同,有的能窄些让相关部门评论,有的能民主些,允许朝议。晋朝就是允许朝议谥法的少数朝代之一,能允许朝议就能总结历史经验,不会沦为形式或秉承“君意”,有了朝议的民主评议也会警示帝王和朝臣,让人担心身后名声,总比活着毫无顾忌地妄为要强,避免疏通“评谥部门”后就继续干坏事,不怕会有恶谥。有资格被评谥的都是帝王名臣等地位很高的人,封建社会末期谥法往往沦为形式,就体现在几乎没人敢对本朝帝王重臣上恶谥,连清议都不能体现在谥法中,更不用说举行朝议,没人能对有地位的人评恶谥。晋朝的民主就体现在谥法上,甚至官职不高的人仍敢给高官和名臣加恶谥,为此也发生了很多次争论谥号的冲突,有这种冲突产生的舆论效果不论结果怎样,必然会对社会风气和人心造成影响。晋朝著名的几次争谥有:何曾谥号争论,博士秦秀竟然上谥号“缪丑”,后世评价何曾是出名的重礼守孝贤臣,仅仅是奢侈,被秦秀上恶谥。晋武帝改“孝”没评上谥即客观评价了何曾,也能尊重秦秀,连何曾都因奢侈被加恶谥,也足以警示奢侈风俗。晋武帝被唐太宗称赞能治止奢侈,就是依靠了舆论监督作用。梁王最初也被博士蔡克加下谥“灵”,梁王也是简朴和宽厚的长者,周处殉难时他还能派兵去援救周处作战,也能救张光、解系,每年给裴楷百万钱乐善好施,因为懦弱和从众被评下谥,梁王府臣上诉,朝廷一度甚至赞同蔡克,后来才改,也足见晋朝的民主,连藩王都会被加下谥,晋朝的舆论开放程度使督促风俗作用明显,像何曾被加恶谥后“闻者惧焉”,从谥法上看也能发挥对重臣的监督作用。舆论监督或制度监督要是到了没人敬畏,或仅一般人敬畏的地步作用就小了,没人顾忌身后就会生前为非作歹,谥法对官职高的人起威慑才有用,怕的官越大监督作用越大。晋朝甚至贾充同时是外戚三公都担心恶谥,足见监督作用发挥了,贾充被评“荒”是恶谥,结果被晋武帝改为“武”上谥,这是皇帝用特权保护了贾充。足可见谥法影响当世权贵,他们没有贾充与皇帝的密切关系,连贾充都被加恶谥,自己要被加恶谥是不能指望皇帝特赦,因此能谨慎守法避免恶谥。晋朝级别最高的谥号是“武”,只有晋武帝、陈骞、王濬、石苞、贾充、张轨等数人获得。其次是“成”,有晋成帝、郑冲、李胤、李憙、羊祜、杜预、卫瓘等不多的人获得。上谥中最多的是“元”,有晋元帝、王祥、任恺、裴秀、刘寔、温羡、石鉴、王戎、王浑、王沈、卢钦等。晋朝两字的谥号多在东晋,仅晋太宗谥简文、晋烈宗谥孝武,名臣张华谥壮武、王导谥文献、温峤谥忠武、郗鉴谥文成、庾亮谥文康、谢安谥文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