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战德国西线战略

(2012-11-20 11:05:34)
标签:

历史

现代

二战

德国

杂谈

分类: 现代历史

二战德国的西线战略:人们多数都知道德国在二战西线有曼施坦因计划,把它作为西线战略对待,其实这只是战役计划,德国在西线的战略是用了希特勒的以战迫和的战略,这一战略遭到挫折没成功。西线进入静坐战争后符合德国战略利益,因为虽然占领波兰,但德国的综合实力仍落后于英法,比美苏更低,多数德国杰出将领都反对立即发动西线战役,也曾迫使希特勒十多次推迟近半年才开战。对于腐朽落后的英法政府静坐战争本来可以利用,希特勒的急躁开战是重大错误,结果不仅未达到迫和目的,还惊醒了和平意识中的英法人民,只是让英法中的强硬派执政,更坚决地投入抗击德国的战争,希特勒急于开战也失去了获得技术优势的机会和时间。德国本来可以利用静坐战争来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提高装备质量,把很多新技术装备部队,例如先进坦克、喷气式战斗机、导弹等等。过早发动西线战争也让德国技术装备落后弱点暴露,像不列颠战役德国飞机就落后于英国战斗机,雷达技术也落后于英国。希特勒最大战略失误虽然是在南线和东线,但征兆已经在西线暴露了,就是不善于选择战争时机和增强自身实力,后来对苏作战也是在苏联有坦克技术优势和火箭炮优势的条件下发动,试想要是德国军队在装备着大量先进坦克和喷气式战斗机的技术水平下同联军作战,使用V2导弹攻击敦刻尔克的结果会怎样?导弹是不像飞机受气象条件限制的,喷气式飞机就是被雷达发现也没法战胜。强国、大国通常会急于开战利用新兴国家实力还没超过自己时打败对手,小国会竭力争取能增强自己实力的机会和时间,不急于开战,直到实力超过大国。而希特勒仅利用执行先进的机械化战术指导思想,在各种实力都没有赶上对手的条件下急于开战,忽视了自身人口、领土等综合实力仍落后于对手的现实,一旦对手也执行先进思想,自身综合实力和技术落后等劣势再加上政治暴政的弱点,必然很快让政权崩溃。希特勒政权仅五年就从巅峰走向覆灭,从兵力与英法相近,靠战役和战术指导思想先进取胜,到兵力多于苏联在坦克火箭炮技术上劣势,逐渐连战役和战术指导思想优势也丢失。最后虽有技术优势却没时间机会装备推广,没有了任何获胜的希望,可见战略政策的重要性。德国在西线开战前夕执行的战略对法国仅仅想报复,对英国想联合,是要称霸欧洲大陆的战略,并没有制定应对全球战争的战略,对自身需要的军事准备和实力增强制定的目标很低,尤其是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上更忽视,仅俯冲轰炸机、潜艇等少数装备保持技术优势,其内部对延缓开战有很多将领赞同,要求增强技术装备、增强军队实力的将领不多,仅有被曼施坦因称为绅士的第一副总参谋长斯图普纳格尔曾有个文件要求在1942年前让陆军获得能突破马其诺防线的装备,不仅有延缓战争的要求,也有指出德军技术装备和实力仍不足的意见。相比德国战略指挥能力比战役指挥能力要弱,真正有战略头脑的不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