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战
(2012-03-28 14:29:14)
标签:
历史晋朝人物晋怀帝杂谈 |
分类: 晋朝历史 |
永嘉之战:晋怀帝即位后,晋朝主要矛盾从两大集团的内部矛盾转化成为中央与地方少数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开始了激烈的民族战争。司马昭招抚北方八百万兄弟民族,司马炎执行了进步的民族团结政策,晋朝民族矛盾的主要内容不是民族压迫,而是中央与少数族分裂贵族集团的矛盾。永嘉之战不能用古代五胡乱华的观点评价,因为在这场战争中,各民族忠于晋朝中央的贵族和人民占多数,晋怀帝被侍中华混、司马越立为皇帝后,追尊母亲王太后,立梁皇后,温羡为司徒、王衍为司空。晋怀帝每天在东堂与群臣议政,黄门侍郎傅宣叹曰:今日复见武帝之世矣!晋朝廷情况复兴时,军事形势也有利,司马腾联合鲜卑的禄官和猗迤、猗卢兄弟打败刘渊,迫使其南下到蒲子,汲桑、石勒起兵为成都王报仇,王弥自称征东将军在青徐攻略,李雄在成都自立。这四支分裂力量中汲桑所部是忠于晋朝、李雄承认晋朝正朔地位,王弥是强寇,仅原成都王部下刘渊是少数族分裂贵族,乘乱割据有取代晋朝的野心。若政策适当晋朝会很快恢复统一,实现和平安宁,但是在战争中,东海王没招抚原成都王旧部汲桑,招安王弥,也没首先配合司马腾、联合鲜卑平定南退的李渊集团,尤其是在刘琨已经收复并州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把主要战线转移向蒲子,让刘渊集团恢复后,对洛阳形成威胁。司马越虽然镇压了汲桑,打败了王弥,但是战乱反而更加蔓延,永嘉之战也因严重灾荒导致洛阳陷落。尽管如此永嘉之战仍是中华民族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杰出典范,晋朝匈奴族中有左部帅李恪、屠各路松多、靳准等很多忠于朝廷,仅冒姓刘氏的刘渊集团有分裂野心,在政治上是分裂反动的,得不到人民拥护,司马腾和猗迤结盟标志着反分裂是各民族的共识。永嘉之战主要是围绕从永嘉二年开始的洛阳争夺战,也是永嘉之战的标志战役,在永嘉年间尽管统治阶级矛盾冲突很多,但除了晋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外,主要是反分裂战争。永嘉二年五月,王弥攻洛阳,被王衍与王斌、北宫纯打退,晋军王秉在七里涧再败王弥,迫使他投奔刘渊。永嘉三年刘聪、王弥再次攻洛阳,司马越派王旷、施融、曹超攻上党,由于没有采纳施融的正确意见在长平兵败。八月刘聪、王弥乘胜进至宜阳,晋弘农太守垣延诈降,夜袭大败刘聪,刘渊素服迎接败军。十月刘聪等帅先锋五万,步兵主力后继再次向洛阳进攻,北宫纯帅千人夜袭获胜,司马越驰援到洛阳,都护贾胤夜战大夏门,刘聪败退洛水。随后刘聪再围城去嵩山求神,司马越派孙询、丘光等帅三千人攻留守的呼延郎、刘历,再次大获全胜。刘渊召还不敢退兵的刘聪后,王弥离开向南被司马越派薄盛打败。晋军在军事上胜利后,没能集中兵力解除刘渊对洛阳的威胁,这年严重旱灾,对靠农耕的晋军造成严重困难。永嘉四年晋朝封鲜卑猗卢为代公,基本巩固了北方,刘渊病死后内乱,刘聪即位,猗卢上奏要派兵援助洛阳,但是被司马越以洛阳饥馑拒绝,鲜卑游牧军不严重依靠粮食,猗卢攻蒲子刘聪也不需要洛阳粮食,靠缴获刘聪部的牛羊就足以保障,司马越这一失误是严重的,也最终导致了洛阳的陷落。蜀中梓潼罗羕、巴西文硕等归降晋朝,皮素、韩松担任益州刺史,李雄损失了三公等重臣后主要采取防御,晋朝没有利用李雄对晋朝有些忠诚;其军民多数拥护晋朝的条件和平解决西南地区。军事形势对晋朝虽然仍有利,但自然灾害加重,又发生了蝗灾,不仅造成更多动荡,也限制了晋军的军事活动。这年冬十月,刘聪再次派数万部队攻洛阳,司马越仅留下潘滔、李恽守洛阳,帅主力四万人南下许昌,洛阳空虚。即使在兵力严重不足、饥荒人相食的困难条件下,洛阳依然长期坚守,王申始率军打败刘曜、王弥的进攻。在兵力单薄没有粮食的条件下,洛阳被围困近一年后陷落。永嘉之战的失利最终导致了晋朝陷入长期分裂状态,但对当时晋朝的影响有限,晋朝仅失去了首都附近地区,由于古代历史以君王为中心,被描写的很严重,洛阳的陷落有偶然性,主要是自然因素,不是晋军战斗力弱造成的。永嘉年间的战争特点是反民族分裂的战争在多重矛盾冲突的背景下进行,也是罕见的北方主要民族在中原内战时能忠于、臣属中央政府的战争,这主要是因为司马昭、司马炎父子执行进步民族政策,优待拓跋部沙漠汗,因此沙漠汗的两个儿子才会忠于晋朝,北方广大民族才会拥护晋朝中央。晋怀帝是刘聪的旧友,刘聪与他谈论当年交往的情况,不顾自己也残杀手足,批评司马家内讧。晋怀帝谦恭地反驳他,也嘲讽刘聪没建立晋武帝的功业,没有统一天下。晋怀帝得人心,尽管被俘,天下方镇依然忠心尊奉他为皇帝,没有称帝的。贾疋、阎鼎等拥戴晋愍帝为皇太子收复长安,“关中戎晋莫不响应。”刘曜掠八万人退往河东,晋军收复关中。刘聪表面也善待晋怀帝,暗中监视他。在元旦宴会上他想逼晋怀帝青衣行酒,晋臣庾珉、王儁等悲哭,刘聪本想取乐结果反遭晋臣哭席,晋怀帝必然也拒绝了,自古士大夫是君辱臣死,要是晋怀帝接受屈辱,忠臣就不会仅是哭了,因此他也和庾珉等十多位大臣遇害。晋怀帝也是有才能的君主,受到荀崧等人的称赞,晋朝虽然洛阳陷落,但没有丧失各族民心,原因是司马氏没有执行压迫百姓的政策,晋惠帝即使在落难时依然下诏减免百姓赋役,因此得到人民拥护。就像刘聪后来说的:吾前杀庾珉辈,而民心犹如是。晋朝能在都城陷落、皇帝被俘的情况下维持在绝大部分领土的统治,主要是依靠民心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