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逃难
(2012-03-21 11:36:44)
标签:
历史古代三国司马氏杂谈 |
分类: 三国历史 |
司马昭逃难:司马昭在高贵乡公之乱中作用长期有争议,甚至把“司马昭之心”作为弑君和篡位的标志,诬陷和贬低司马昭,只要认真分析、研究相关历史资料,就能发现司马昭在高贵乡公之乱中真正的作用。人们研究那次宫廷之乱通常是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文人对当事的描述,而不重视当时主要当事人的叙述,忽视因果关系的实质。曹髦误解司马昭要废立,表示要讨伐他,王经说天下人都拥护他,劝曹髦不要攻司马昭,因此曹髦和王经是攻打西宫的郭太后。曹髦“入白太后”不是“出白”郭太后,两人分住两宫相互隔绝,他入内辞别的是他的亲母后,随后率领王经等人攻打西宫。宫廷的宿卫是郭太后的两个兄弟,担任镇护将军,“并掌宿卫”。曹髦与郭太后冲突、开战后,司马昭得到报警,先是派屯骑校尉司马伷先到宫中,司马伷是诸葛诞的女婿,岳父搞割据、投降吴国,司马伷也亲孙氏,与阊阖门守卫孙佑相似,对这次内乱的态度是旁观,司马伷入宫后,刚遇到曹髦部队,就不战撤退了,孙佑等人放过司马伷对随后赶到的司马榦说,司马昭就要到了,对司马榦阻挡,让他走东掖门,可见司马榦是带领众多部队,被以会耽误司马昭入宫为由阻挡绕道改走东掖门。司马昭入宫后,想阻止双方的战斗,在当时郭太后的势力处在劣势,就像她说的“吾之危殆,过于累卵”,司马昭出现阻止后,让曹髦转移了攻击目标,司马昭形容的曹髦“拔刃鸣金鼓向臣所止”,因此司马昭被迫躲避,他虽然在上奏中说“不敢逃难”,实际也不愿被杀,用“骆驿申敕”,怕罪过更大掩饰自己躲避曹髦,从他说自己来来回回,往来不断地“申敕”也可以体现出他逃难也很狼狈,贾充帅人前往阻挡曹髦,保护司马昭,对太子舍人成济等说厚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不用多问,成济被曹髦追杀的也急了,见手下的人都要退走,就冲入阵中杀了曹髦。这时赶到宫中的司马孚等人去抱着曹髦的遗体痛哭,司马昭也从车上扑到地上,惊呼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啊?他哭着对陈泰说,玄伯你觉得我该怎么办?陈泰让他杀贾充,司马昭不同意,他虽然反对郭太后废曹髦,但对曹髦攻打他也不满,因此保护贾充。他让人去抓成济,只准办直接杀曹髦的人,成济登上屋顶拒捕被射杀,司马昭也没深究成济,他只杀了成济兄弟成倅,责怪司马榦入宫晚了,要族诛阻止的孙佑,荀勖说你只杀了成倅,却要族诛孙佑,不合适吧。司马昭索性不再追究,干脆连孙佑都不杀了免为庶人。郭太后又下令让用庶人的礼节葬曹髦、抓王经治罪,司马孚、司马昭等人请用王礼下葬。从曹髦下葬经过就能看出人民对这次事变的态度,首先葬礼是白天公开的,不是深夜秘密下葬,曹髦出殡时,人民多数都是相聚围观,不是哭拜送别,也没焚香祭祀的,谈论时竟然说那是前日杀的天子,立场站在曹髦对立边,没人说那是被害、遇难的陛下,只有少数人落泪。从曹髦出殡情况也可以证明王经说天下人都不惜为司马昭而死,不管礼法、皇权的评论,张悌也评论曹髦之死,天下没有反对动乱,司马氏得民心很久了。司马昭逃难不仅是逃曹髦要攻打他的生命危险,更主要是逃后世对他的议论,怕与皇帝作战,后世嘲笑他,可是依然没逃过微言之难,后世依然有人据此贬低他,尤其是在封建社会说他弑君,尽管这是为宣传封建忠君的原因。这次宫廷内乱的相关人物结局也很耐人寻味,司马昭担任了晋公、晋王,他自称摄居相国职务,明确表示自己职务最高不会超过相国,不会代魏,晋朝建立后追封晋文帝。郭太后获得诏书权,守宫廷的两个弟弟后来与司马孚成为五等制最早的公爵,晋朝建立后分别任特进和镇护大将军。王沈被封尚书令、骠骑将军、公爵,王业封中护军。司马伷后来成为名将,统一战争中妹夫诸葛靓、孙奕都向他投降,孙皓也被他护送到洛阳受优待,孙氏在晋朝有两位公爵。贾充也成为晋朝重臣,封尚书令、司空、太尉、鲁公,追封太宰。成济虽然被当成祸首,但成氏在晋朝依然受尊崇,晋朝很多名臣都被加谥号为“成”,忠臣成粲在晋朝也担任了侍中宰相的职务。司马榦在晋朝封平原王,他是满宠的女婿,阻挡他的满长武是他内侄,和孙佑都是司马昭掾属,司马昭释放孙佑,因王羡告发,满长武当主谋被杀,满宠子满奋在晋朝任尚书令。曹髦方面的人:司马孚在晋朝封太宰、安平王,始终忠于曹魏,临终也遗命自称魏臣。王经被郭太后下令抓捕后被杀,直到晋朝建立后才平反。陈泰去世后,其子孙在晋朝显赫的不多,他叔父一门最显赫,陈准官居太尉、公爵。曹氏本身对这次事变的态度也能体现他们对司马氏亲密,司马昭请立燕王曹宇的儿子陈留王,就没有被推辞。司马炎亲自去请陈留王时,曹植的儿子曹志甚至主动去拜会司马炎,两人夜谈直到天亮,这也可以表明曹氏没有认为事变的罪过是司马氏,陈留王爵位在整个晋朝都被保留。曹志是曹氏当时社会威望很高的宗室,在晋朝建立后,历任太守、国子祭酒、散骑常侍等职务,与司马炎亲近,阻止齐王外派,当时反对外派齐王的众臣获罪都被送廷尉,只有他例外被以公还第。司马昭在当时的历史上,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杰出外交家,名将羊祜都非常推崇他,称赞他与江东议和停战,让天下休养生息,留恋司马昭封他的爵位,推辞司马炎封赏的更高爵位,竭力赞同让司马炎为司马昭守全孝。司马昭的逃难也不应该视为他的污点,尽管封建论理要求臣子不能逃君王之诛,但也要求以社百姓、社稷为主,司马昭不该被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