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氏渡江

(2011-05-15 07:41:43)
标签:

历史

晋朝

政治

司马氏

渡江

杂谈

分类: 晋朝历史

司马氏渡江:在晋朝历史中,司马氏渡江中兴是重要事件。在晋朝施行藩王驻京的制度,很少藩王留驻封国的情况,在中原战乱时期,江东没有一位藩王留守,只有上游荆州彭城王司马释在长江以南驻守,他当时还任南中郎将,晋朝的南中郎将具体驻防地点不详,但是石崇传记载他担任该职驻江南。晋朝历史上著名的“五马渡江”就是从彭城王开始,司马释是担任平南将军、南中郎将,驻防荆州江南地区,统领荆州刺史王澄、湘州刺史荀朓。永嘉元年,司马睿被东海王任命为安东将军,驻守扬州的建邺,他是皇室疏属,被当地的豪强轻视,当时任扬州刺史的左将军王敦与司马睿平级,被豪强戏称“王马共天下”,上游的华轶只听洛阳华混拥立的晋怀帝指挥,华轶是东海王的留府长史,是洛阳任命的江州刺史,自认为与扬州互不统属,相比江东豪强“王马共天下”的不敬,华轶在江州不仅向洛阳朝贡,而且也对部下表示了若洛阳断绝,将拥护琅琊王。长江流域的荆州和湘州在司马简和司马释控制下,两人是宗室中主要将领。华轶在江南有声望,投奔他的人很多,他不听扬州指挥,因此司马睿派周访驻防西部彭泽和寻阳防范他。山简接替司马简守襄阳、杜蕤继任南中郎将时,司马释的儿子司马雄留在江南。在东海王从鄄城移驻濮阳的时候,在他部下的西阳王司马羕和他的弟弟南顿王司马宗也向江南迁徙,在司马睿的部下任职。洛阳失陷前,汝南王司马祐也迁徙到江南,最初到江南的仅有这五位宗室,被称为“五马渡江”,后来辽东等地陆续又有宗室渡江。在洛阳陷落后,司空荀藩传檄天下,黄河以南、江东等地多拥立司马睿为盟主,司马睿担任盟主承制封拜,他只是镇东大将军,当时大司马王浚和大将军苟晞也建立行台,立太子。苟晞被石勒攻灭,在关中贾疋、阎鼎打败刘曜收复关中后,也立秦王太子。王浚笼络开封的荀藩为太尉,但不拥护太子即位,想僭位。在晋怀帝被害后,关中拥立晋愍帝即位,以司马保为大司马,梁芬为司徒,改王浚为司空,王浚争取不到支持,也放弃了僭位意图,不久任命司马睿为左丞相、司马保为右丞相,重新升王浚为大司马。当时晋朝仅洛阳等地失陷,依然统治大部分领土,不久襄城的荀崧派石览收复了洛阳。尽管当时司马氏遭受巨大损失,但是人民多数都依然拥护司马氏,尤其是江南的百姓依然感激司马氏执行的免除赋役二十年的仁政,豪强虽轻视司马睿为宗室疏属,但多数忠于晋朝,尽管仅有少数司马氏宗室渡江,依然得到晋朝普遍拥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统一的性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