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浅谈
(2011-04-25 10:25:17)
标签:
历史西汉文学司马迁杂谈 |
分类: 古代历史 |
《报任安书》浅谈:司马迁给好友任安的书信是他著名的文章,尤其因为文中有牺牲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评论,历来受到重视。《报任安书》也是研究司马迁经历的重要文献,人的错觉在于以为文中有司马迁的部分言论,就以为全文都是司马迁所作。就像重于泰山,轻如鸿毛的比喻是司马迁说的,因为这是他的思想,在《史记》中司马迁也用名重泰山、贱人感慨自杀来评论生死,不能因为有司马迁写的这句话就认为整篇书信都是司马迁写的,误认为是司马迁在同一封信中写的。这篇2000字左右的书信是班固把司马迁的众多言论和自己编造的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受刑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为东汉恢复肉刑造舆论。西汉时没有造纸术,文章都用竹简、木板刻画,另外是皇帝可以用锦帛书写。皇帝每天要批阅数百斤的竹简公文,官民不能用锦帛书写,商人甚至不能穿锦帛,这是当时等级制度。因此司马迁写两千多字的书信是不可能的,当时书信的规模就像汉文帝给单于的书信那么长,或者在简牍上的一百多字。有了书信规模认识,我们就能清楚地把真实的《报任安书》和班固综合加入的内容分开。西汉书信的结尾用“略陈固陋”就像现代的“此致敬礼”,《报任安书》中有两处“略陈固陋”,因此能确认司马迁真实的书信应该在第一个“略陈固陋”时就结束了,尤其是紧跟着还有“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这样的诀别语,更是注明信到这里就结束了。因此这以后的内容都是司马迁其他时候的言论或书信,以及班固加入的内容,尽管这些内容还需要甄别哪些是班固加入的,哪些是司马迁写的,但是真实的《报任安书》二百多字是明显可以区分出来。因为是临别信所以写了二百多字,已经比汉文帝的国书长了很多。司马迁结交的任安、田仁、苏建等等都是侠义、正直的人,不可能像班固写的司马迁被冤,任安、田仁这样的朋友都不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