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朗的早期经历

(2010-11-26 10:48:34)
标签:

历史

三国

人物

司马氏

杂谈

分类: 三国历史

司马朗早期经历:司马朗是晋宣帝的哥哥,父亲司马防,兄弟八人中他是长兄,为人忠孝。司马朗九岁时,就能批评对父亲无礼的人,十二岁乡试就能从容应对质疑,令世人惊异。汉末关东爆发战乱,友人李邵想从野王迁到温县,他劝阻说两地唇齿相依,您是郡中有威望的人,迁徙会动摇人心,结果正像司马朗预料的那样。洛阳被董卓控制后,袁曹逃亡关东起兵,司马朗的父亲正担任侍书御史,董卓躲避关东义军让他和汉献帝等百官迁长安,司马朗奉父命带领家属要回乡,被人告发说他逃亡,董卓把他找去,古人崇尚同名同岁同乡,董卓责问司马朗说你和我故去的孩子同岁,为何要背叛我?司马朗回答说:您也是有德望的人,参加平息祸乱,诚是虚心思虑,兴治隆德的时候,但兵难日起,百姓不安,现在到处逃亡,您重刑杀戮都不能禁止,这是我所以要回家乡,希望您借鉴往事,思虑更正,就能成就超过伊周的功业。司马朗首先说董卓参加镇压叛乱对国家有功,又说现在战乱百姓都逃亡,用杀戮禁止不了,再表明自己回家乡是因为战乱,这样就表明了自己不是背叛董卓投奔关东义军,而是躲避战乱。董卓尽管残暴但是也通情达理,也接受了司马朗的意见,说我醒悟了,却也没有让司马朗离开。这件事表明了司马朗的勇气和才智比年少增强,他九岁敢批评大人,这时又能在生死攸关时劝谏董卓,体现了他勇略。随后他见董卓所作所为必然失败,贿赂董卓身边亲信,终于回到家乡。他对乡里说董卓忤逆,天下豪杰起兵,现在这里很快会成为战场,希望乡亲和他去黎阳躲避,只有赵咨和他同去,其他人都恋旧不去,结果遭兵乱死亡且半。在194年曹吕兖州濮阳对峙是,他带领宗族回到温县,在饥荒中教育弟弟,抚恤宗族,在当时人吃人的环境中,没有因乱世堕落。史书称在他二十二岁时任曹操司空掾属可能有误,或者是二十二岁的司马朗担任幕僚的司空是别人,当时是约192年,但任司空的是杨彪等。李傕、郭汜执政时与关东和解,司马朗可能去长安见父亲司马防短暂在关中任职。在曹操担任司空的196年左右司马朗担任曹操幕僚,随后出为成皋令等职务,他为人宽厚,不用刑杖而百姓不犯法,深受百姓爱戴。当时他受命制造船只,有迁徙到都城的原部属百姓,担心他不能完成任务都回乡帮助他。后来又担任了元城令,208年后入为丞相主簿。司马朗和董昭是最早提出应该恢复五等制的人,可见司马朗与董氏的关系也亲近,也可以理解董卓对他器重,否则听说他逃亡也不会亲自审问,多数逃亡的都被任意杀死,向董卓报告也表明他与董卓关系不寻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司马昭与邓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