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消难的历史影响
(2010-09-17 16:30:40)
标签:
历史南北朝人物统一杂谈 |
分类: 古代历史 |
司马消难的影响:在古代研究历史,研究统一都是以帝王将相为基础,当时的历史局限不可能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上真正能争取民心,得到人民拥护的历史人物的作用也不可能客观公正地认识。司马消难就是这样的人物,他在史书中甚至成了反复无常的代表人物,而没有客观认识他的历史作用,只有从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形势看他在其中起的作用,从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统一的属性评价,才能真正认识他的影响。司马消难在北齐虽然是显赫的地位,但是却不是腐朽贵族,也能得到人民爱戴,尽管有些矫饰,但不是残暴的统治者。他受猜忌逃亡到北周是当时一件大事,北周统治者派达奚武和杨忠两位主要将领亲自去接应他,可见对他的重视。司马消难到北周后立即被任命为小司徒,成为高级官员,这次行动中,杨忠本来是达奚武指挥,结果因为勇敢连达奚武都佩服他,他因为这次行动更出名。杨忠在北周虽是高级将领,但是在北周主要是鲜卑贵族统治的环境中,中原人地位受限制。司马消难到北周在客观上增强了中原人的地位,当时不再让他改用鲜卑姓氏,他和杨忠结为义兄弟,这以后在朝廷中杨忠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在司马消难到北周后,杨忠先后从小宗伯升任柱国大将军、隋国公、元帅。这些都体现了司马消难对杨氏集团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司马消难到关中不久北周改天王为皇帝,周武帝即位后,司马消难参加过对北齐战争,担任重要将领,但没有参加灭齐战役,当时他任大司寇、梁州总管。他和杨氏在北周中原将领中,是与皇室关系最密切的,都担任了四辅。司马消难在担任四辅后才成为外戚,但是不久就被贬去边境当总管。现代自然不能用古代帝王将相成王败寇的历史观,把经历四朝的司马消难当成贰臣,他在北周末期忠于朝廷,不顾自己与杨氏的密切关系,不顾自己被朝廷贬斥起兵卫周的行为表明他是忠臣。在北周平定北方和江北后,北方统一的趋势已经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可能比元朝早七百年时就建立。在鲜卑贵族与中原贵族斗争中,司马消难与杨坚都属于进步的势力,被宇文贇反动势力打击时,司马消难首先被贬,杨坚也险些被杀,并被外派,因故没赴任。杨坚夺取政权尽管有进步的作用,但是不能解释为必然,更不能作为捍卫中原正统地位的行动。隋代周更多是历史的偶然性,统一战争关键时候周武帝、宇文贇短时间内相继去世,都表明北周失权亡国的偶然,因此在周隋之际的政治斗争,本质不是广泛的民族矛盾,只是统治阶级中不同民族的矛盾,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司马消难卫周不是反复无常,他也是受到百姓拥护的进步贵族,忠于宇文氏朝廷尽管失败,但也体现了他没有民族偏见。宇文氏中也有进步的人,北周政权的历史功绩也不能彻底否定。司马消难的民族观在当时还是有些历史进步性,比那些认为只有中原人才能统一中国的要强,同时也应该承认在他生活的历史时代中,认为中原人是正统比少数民族高贵的民族偏见依然占主流观点,这是客观实际。在南北都是中原人当皇帝的隋陈对峙时期,没民族感情影响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拥护和政治进步就起了决定作用,现代不能认为某个民族或姓氏是什么天命正统,理所应当必然能统一中国。在北周已经具有统一中国实力的情况下,周帝也派杨坚指挥去攻打江南,统一中国,但是他足疾未去,不久周帝去世。统一进程被禅让进程取代,司马消难率领部分军队到陈朝半年,杨坚建立隋朝,北周对陈朝绝对优势也因为这次政权更替丧失,陈朝甚至能渡江北上攻打隋朝,因为隋朝要应对北方的突厥,原本与北周和亲的突厥当时虽然分裂,但是多数与北周友好,开皇二年曾联合四十万攻入长城,隋朝在修长城防御同时,集中主力对抗突厥和吐谷浑,对南方采取防御态势。司马消难最初在陈朝被任命为司空、大都督,指挥对隋朝作战,中国的局势又有要恢复到南北朝初期:两朝对峙时期状态。就在隋朝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时,对司马消难委以重任的陈宣帝去世,国内政变,太子被砍伤长期卧床。陈叔坚执政,他对北上争天下没有作为,多行不法。陈后主虽然宽厚,但是游乐怠政,身边杰出的大臣或去世,或外任,陈朝政治开始衰败。司马消难这时也被闲置、降职。至德元年正月才从征东将军、开府、刺史升任车骑将军,地位与陈宣帝时的司空、大都督相差很多。而此时隋朝一面竭力分化突厥,与其保持友好,一面连续多年动用巨大人力修长城,并且加强内部的政治、经济建设,增强国力,免除徭役、安抚民心,南北的实力差距再次被拉开。祯明元年隋朝在打败突厥,巩固北方的基础上,出兵灭亡了后梁,并且在次年攻打陈朝。司马消难在这次战争中担任监军,也没有参加京城战役,如何同他原来的旧部田广等人与隋朝作战没有记载,很可能他和旧部在靠近原来驻防郧州的长江中游地区作战,后来京城失陷,司马消难也与各地方官员归降,不久去世。司马消难这个历史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在北朝,作为一个得到百姓拥护,有良好民望的进步历史人物,他在统治阶级中的评价很低,他主要效忠发挥作用、作出贡献的北周又是一个失败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不是大姓豪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古代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认识很偏颇,很多观点和评价不客观。从他的经历能够得出人民和民心是国家强盛基础,能看到人民爱戴的进步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