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马氏在南北朝时期

(2010-09-05 18:25:12)
标签:

历史

古代

南北朝

司马氏

民族

杂谈

分类: 古代历史

司马氏在南北朝前后:司马氏在南北朝的影响和作用非常特殊,由于南北都自称继承了司马氏的正统地位,作为当时最主要的世族,司马氏在南北都是即受推崇,又受攻击。在北朝以继承晋朝正统自居时攻击南朝的司马氏不是正统,甚至说东晋是牛氏建立的,不承认南朝继承了司马氏正统地位。南朝对北朝也攻击,在史书中也不承认北朝有司马氏嫡系,甚至在史书中说北朝的司马文思、司马道赐等都被刘裕所杀,实际他们都活着在代魏任要职,南朝不承认北方司马氏的正统地位。义熙六年司马氏在刘裕灭南燕后,开始受到他的迫害,这年司马国蟠和司马叔蟠、司马叔道逃亡羌秦,对姚兴说刘裕开始有野心了,但是在姚兴和天下人看来,刘裕当时还拥戴晋朝。司马氏开始回北方,在司马休之避桓玄时,拓跋珪就想把他们接到北方,后来没来,为此悔恨杀崔逞,开始优待士族,司马氏在北方是招抚百姓的重要旗帜,南北朝时期多次的起义都是打着司马氏的旗号。司马休之首次去氐秦没有任职,而是在彭城与淮泗间纠集义军作战,他是司马氏中少有的实力派人物。义熙十一年刘裕攻打荆州的司马休之,韩延之揭露了他要篡晋的意图,由于司马休之派兵援助王镇恶攻武陵蛮,兵力分散结果失败,被迫与司马文思、司马道赐、鲁宗之、马敬、韩延之等再次奔氐秦。当时已经有了司马氏将在河洛复兴的舆论符命,姚兴就派镇南将军司马休之去攻打襄阳,远离河洛,派征南将军姚洸守洛阳。刘裕攻打羌秦,姚洸失利归降,司马休之此时北援。在关中的司马国蟠等配合平定了姚恢等叛乱,巩固了内部,但是他和司马休之被派遣从轵关向河内进攻,与代魏的长孙嵩部会合,攻打刘裕背后,他们与代魏会合不久长安失陷,因此归降了代魏。拓跋嗣封司马文思为谯王,司马国蟠、鲁轨等郡公。随着刘裕积极篡晋活动,宗室多数都逃亡河南,其中主要的有司马楚之,统帅部队万余人,驻长社,有声望。还有司马文荣帅乞活千余户、司马道恭帅三千人、司马顺明帅五千人,都在金墉城附近,后来他们都归附了代魏。司马楚之控制区是南阳等四郡,后被封为琅琊王。代魏叔孙建攻打青州,在当地的司马爰之、司马季之早先聚众在济东,也都归附叔孙建。刘裕篡晋后,南朝仅有零陵王司马氏家族少数人,零陵王女是少帝皇后,少帝被杀后降号太妃。司马氏在南朝的人物不多,影响力不如北朝。除了在代魏的司马氏,北齐还有太尉司马子如等,他不仅是北齐建立的功臣,也能报恩代魏的故主,也是当时杰出的历史人物。北周还有著名大将军司马裔。司马子如与齐祖高欢是结义兄弟,司马子如儿子司马消难是南北朝后期的著名人物,因受到猜忌降北周,杨忠和达奚武帅五千骑深入五百里接应他归周,杨忠表现神勇,连达奚武都叹服。杨忠和司马消难是结义兄弟,杨坚待以父礼。司马消难的女儿是北周皇后,他自己也是外戚高官。在杨坚势力强大,准备代周时,只有司马消难和尉迟迥、王谦等少数人起兵反对。司马消难是北周忠臣,失败后逃亡陈国,虽然封司空,但没实权。从他忠于北周也可以看出,他不是史书中说的反复无常,杨忠为人忠义慷慨、亮济高洁,如果司马消难是卑鄙小人杨忠也不会和他结义。隋朝伐陈国时,他只是监军,没让他统兵作战,他也不是先降卖国,从隋文帝对他的处置,也能表现出他受辱为乐户,被赦免后不久去世,没有阿谀失节。南朝的司马氏中最有影响的是陈朝的司马申,他与北周司马消难同样是史书错误评价的人物,从唐朝打击世族高门的历史环境看,这些评论都是在故意贬低,具体看司马申的言行和社会关系,与对他的评价不符。在研究历史时最忌讳只看只言片语的评论,不看具体的言行。司马申是能臣,而且在陈后主平定内乱中,与妻兄毛喜和萧摩诃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受到重用和封赏,司马申担任的职务与毛喜在高宗时担任的右卫将军、中书舍人是同样的,当时他也是年近六旬,与毛喜都是老臣,他在陈主问他要报复毛喜时的回答孤立看似阿谀,联系社会关系,司马申是毛喜妹夫,要反对若徇私,赞同是背义,他说“于社稷无用,可遵圣旨,”是非常得体的求情化解之词。司马申是至德中因病免,他虽然执掌机密,可是他一贯有政绩,以“清能见纪”,他在至德四年去世,应该是像陈后主评价他的“清正立己”,他和妻兄毛喜去世是陈国的重大损失,司马申善于“抚众守城”,去世三年后陈国灭亡。南朝还有司马皓,父亲司马子产是梁武帝外兄,司马皓以孝敬闻名,受到梁武帝的称赞,后来官至太中大夫。南北朝时期的司马氏地位也体现了士族高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基本情况,在北朝不仅有被封王的,晋朝司马氏还成为三恪,是正统的化身,“以牛代马”只是骗百姓的舆论宣传,在代魏包括司徒陈建等都依然把东晋看做是司马氏政权。南朝司马氏也是受推崇,历经两朝的零陵王始终作为南朝正统的标志。从总体上比较南北两朝,北朝的司马氏发挥的历史作用更多,历史人物也更多,利用司马氏在各民族百姓中的进步影响也更成功,北朝的代魏也施行了与晋朝占田制相似的均田制,这种制度一直影响到唐朝初期的授田制。晋朝正统地位的影响体现在南北朝很多起义都是举着司马氏的旗号,表明司马氏依然在人民内心中受到尊敬,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隋唐初期。南北朝司马氏依然是人杰辈出,任何朝代灭亡都不是仅仅因为皇族造成,朝代灭亡也不代表了整个皇族完全都腐朽没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永和末年战事
后一篇:司马氏在晋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