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宗的第二次北伐
(2010-08-30 15:52:51)
标签:
历史晋朝统一北伐民族杂谈 |
分类: 晋朝历史 |
晋太宗的二次北伐:晋朝的北伐在内部受到重重阻力,桓温不断上书借北伐要权,朝廷不报,当初朝廷不伐蜀,他能自行前往,这时朝廷虽不报却也没阻止他北伐,他却始终不北上司雍,已经作为四大派系之一开始掣肘朝廷,让天下侧目。由于都督六州军事的桓温控制了晋军的主力,影响北伐,晋太宗只能采取政治攻势,对北方施加影响,晋朝的政治攻势在永和七年初再次取得胜利,在青州自立为齐王的段龛归附朝廷,被封为齐公。但是在关中由于桓温没有派兵前往,与桓温友好的苻健也学着要独立,当时幕僚贾玄硕等上秦王,他说去朝廷的使臣没回来,我的名号不是你定的,遂自立晋藩天王。在河北的石祗去帝号向慕容儁求援,联合姚弋仲打败冉闵,华北大乱百姓涂炭。四月司马勋接到杜洪、张琚的请求,率领三万人前往关中,苻健派兵阻拦,不再服从朝廷。晋太宗的第二次北伐只有司马勋采取军事行动,其他都是用使臣来进行的。尽管用军事行动少,但是这次政治北伐的作用依然是显著的,五月到年底兖州的刘启、魏脱归降,收复兖州;八月,高崇、吕护以司州的三河地区归降,京城洛阳收复。控制豫州许昌等地张遇也归降,周成、乐弘等也都归附,黄河两岸的大部分地区都名义上纳入晋朝版图,十一月姚弋仲也归降晋朝,被封车骑大将军,得到各民族拥护的晋朝当时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内部分裂势力影响严重,依然不时有割据自立的情况。朝廷控制的军事力量虽无力维护统一,但是当时朝廷却没有积极组建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而是忙着应付内部的矛盾,对北方除了派使臣,就是在九月派赵拔前往修复洛阳皇陵。朝廷北伐任命的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的殷浩最初与桓温都是何冲集团的,与崇德太后集团也关系密切,是褚裒推荐的,晋太宗以心腹相待。在桓温驻安陆不北上后,殷浩任都督五州军事与桓温相抗,他都督东线兵力继承褚裒时期的三万人左右,与西线的司马勋人数相近,而桓温仅在安陆就有五万人,司马勋的三万人也名义上受他指挥,司马勋是庾翼推荐接替桓宣任梁州刺史,也是勇将,部下有梁惮、金壹、刘焕等人,在关中、南阳宛城等地有战功,在攻打关中时面对着苻健的主力军队,最终退回。这是唯一一次以宗室为首的北伐军事行动,司马勋这次北伐军事成就不多,褚裒北伐时司马勋、郭启还能在中西部配合。而他出兵却完全是孤军作战,发挥宣传作用产生了社会影响,表明朝廷有经略北方的意愿。这次战役后不久苻健就杀贾玄硕,他为个人野心完全与晋朝决裂,永和八年初称帝叛晋,而华北的慕容儁对晋朝还保持忠诚,拒绝部下劝进,攻灭冉闵后,依然以冉闵太尉申钟任自己在晋朝职务大将军的长史,没有叛晋,华北众多豪强李历、张平、高昌等也都是同时效忠于建康朝廷,直到永和八年末慕容儁才接受拥戴称帝。晋朝的统一在殷浩北伐失败后,再次分裂。这不仅是北方分裂势力不顾各族人民忠于晋朝的民心,割据的结果,也是晋朝内部矛盾造成的。但是晋太宗在政治上取得了成功,依然保证了各民族民心归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