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进时的中国
(2010-06-25 11:03:39)
标签:
历史三国孙权谋略杂谈 |
分类: 三国历史 |
孙权劝进时的中国:公元219年十月荆州战役时,孙权上书曹操称臣劝曹操称帝,意图加剧曹刘矛盾,不战而迫使刘备归还荆州。曹操未中计,采纳司马懿的计谋令孙权攻打荆州,意图彻底分化孙刘联盟。孙权劝进时的中国是怎样呢?曹操为何不代汉称帝?中国当时的六大地区中,曹操攻占了中原,北方有辽东、鲜卑、西域三大地区,在西南有大司马刘备;江南有讨虏将军孙权。曹操对时局的判断是准确的,没有称帝把自己置于众矢之的。他对六大地区的天下大势认识比刘备清晰,当时辽东的公孙康虽然与曹操友好,曹操也默许其“海北土地,割以付君,世世子孙,实得有之。”但是当时是公孙恭即位,政治立场不详。鲜卑地区代郡乌丸叛,轲比能和扶罗韩分裂,首领步度根势弱,无力统领他们,轲比能联合了反叛的乌丸能臣氐杀扶罗韩,成为鲜卑最强势力,与曹魏政权对立。西域最早的行政管理官员是西汉的郑吉和司马憙,他们在西域有着深厚影响,当时西域也没有归附曹操。不仅如此,中原地区还有很大的反曹势力,关羽攻襄阳时中原的局势也表明了这点。在三大地区都没有巩固,中原不稳,刘备虎视,孙权旁观的情况下,曹操对内外局势的判断是,现在不是代汉的时候。孙权的劝进是谋略,当时孙刘联盟虽然没有决裂,可是刘备对孙权是轻视,他自立为大司马、汉中王,地位土地势力都比孙权这个讨虏将军大,孙权当时职位是会稽太守,在汉朝廷比关羽地位都低,被刘备君臣欺辱。孙权劝曹操称帝,意图是若汉室灭亡,自己低微的汉臣地位就不会成为自己的约束,刘备和曹操矛盾激化,双方都会重视自己,两人拼杀自己也会坐收渔利。刘备对天下大势认识模糊,尤其是没有重视孙权和曹操联系的情况,巩固孙刘联盟,对北方三大势力更是没有任何联系,虽然准备攻凉州取西域,但受挫后放弃。称汉中王后,坐守巴蜀,任由关羽的孤军作战。三国四方中的司马氏集团此时也浮现出来,司马氏西汉时在西域就有影响。而从轲比能后来与诸葛亮联合,却不同司马懿作战攻长安看,鲜卑与司马氏也有联系。当时辽东的君主公孙恭被侄儿公孙渊囚禁也是司马懿释放解救的,他还劝说曹操与孙权联合。孙权占领荆州后,曹操封他为骠骑将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