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建专制的加强

(2010-06-04 10:57:51)
标签:

历史

封建制度

国家

民主

杂谈

分类: 古代历史

封建专制的加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是在唐朝,在中国封建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从秦汉时期的丞相领导九卿的制度,到中书尚书制度。发展到晋朝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体制,到唐朝时三省制度基本完善,各自具备决策、审核、执行的职能一直延续到宋代。宋朝时封建专制开始加强,但是总体上依然是多相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决策。司马池在上书中指出:“唐制门下省,诏书之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今门下虽有封驳之名,而诏书一切自中书以下,非所以防过举也。”唐朝门下省制度在宋朝已经开始被破坏,职权被削弱,朝臣有时只能像晋朝那样拒署,而不是封驳。朝廷设立固定的左右丞相,在宋辽金时期已经是开始把宰相分等级,不像唐朝的多相,基本是平等的,侍郎为副相;宋辽金时期明确了尚书左右丞和参知政事是副相,地位等级分明。专制权力得到更大加强的是在金国,在海陵王时期,正式废除了三省制,只保留尚书省,虽然分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副相,但在其上只设立尚书令,已经有了后来单一首相的雏形。封建专制加强使君主更便于独裁,国家在体制内制约错误专断的能力下降。海陵王发动对南宋的入侵,在尚书令温敦思忠死后,几乎没再有行政阻力,名义上的左右丞相已经不再具有三省时期宰相的决策、审核权力,只具有执行的义务了。这样的体制在有贤明君主的情况下,或许会有纳谏、纠错的保证,否则只能是专制独裁的结果。在元朝建立后,忽必烈曾了解到唐朝时期门下省的作用,也曾表示过感叹,称赞这是好的制度,但是元朝是否恢复了门下省的职能,史书记载不详。宋辽金时期以后不再设立同平章事等兼职宰相后,宰相的数目就固定了,权限职责也更加模糊。明朝初期沿用元朝的中书制度,后来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专制,废除了丞相,设立四辅,明朝是封建专制达到了顶峰。明成祖时建立了内阁,用学士的名号取代了过去的丞相,职权依然具有过去宰相的性质。明朝中期时封建专制严重恶化,内阁学士有了首辅的名义,皇帝的特权也进一步加强,个人专断的执政情况加剧,利用皇帝特权形成的宦官专权也经常出现。明朝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封建制度逐渐丧失活力。清朝因为早期有八旗共议的制度,也设立了三院制,尽管没有明确像唐朝那样,多少还有些集体领导的性质,一度恢复了明朝的内阁制,加上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体制,有些民主作风。中期设立军机处,负责决策,而内阁成为执行机构,与唐朝相比,也缺少门下省的监督机构。随着封建制度腐朽,专制独裁也日益严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