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诸侯相王
(2010-02-06 13:44:49)
标签:
历史周朝战国 |
分类: 古代历史 |
战国时期的诸侯相王:中国进入战国时代后,周天子依然是共主,是唯一称王,而战国七雄征战,要取代周朝,争夺天下的标志就是诸侯相王。公元前376年,三晋侯国首先废黜了他们的共主,平分了晋静公的国土,第二年韩国灭亡郑国,周宗室影响严重削弱。前372年赵魏韩开始内战,这是七雄相争的开始。周显王时期,魏国开始向西扩张,周天子与秦献公友好,多次祝贺秦国战胜魏国,秦孝公时期魏国攻占秦国河西,前343年周王致伯秦孝公,周王是在赵魏韩灭亡晋国、郑国威胁王室的不利条件下,开始与秦国友好。魏国在前342年在逢泽会后帅诸侯朝天子,这是为了消除两翼作战的不利局面,利用周天子名义召集姬姓诸侯。此时魏国在东部被齐国打败,但在西部暂时稳定了局面,秦国变法开始吸收东部文化制度,但是前338年大荔复国、商鞅叛乱造成的混乱使魏国守住了河西等地,尽管在东部失败,但是依然保持大国地位,并且拉开了诸侯相王的序幕。在前334年魏襄王与齐威王等诸侯在徐州大会,魏齐首先称王,开始了取代周朝法统的程序。这是战国时期重用事件,与早期只有楚国子爵称王不同,楚越被看做是蛮夷,而齐魏是周天子封的华夏诸侯,比起孔子说的礼坏乐崩要严重。齐魏联合去攻打赵国,而秦国开始向东扩张,前331年公子卬大败魏军,不久公子桑取蒲阳,在张仪游说下,魏割让少梁和上郡。开始复兴的秦国在前325年也称王,前323年魏国公孙衍发起诸侯相王,再次把称王推向高潮,这年韩国和燕国这两个姬姓诸侯也称王,周天子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前318年五国相王,并且率领匈奴共同攻打秦国,被樗里疾击退。这是战国时期合纵由盛转衰的转折,过去诸侯联合讨伐西戎的旗帜也丧失了,此时只有赵国称君,还未称王,宋国、中山也称王了。前316年司马错尊周攻占蜀国,秦国利用关东相王割据局面,开始巩固扩充自身力量。被关东视为西戎的秦国,却实行兼并戎狄尊天子政策。不久周朝分裂为二。此时姬姓燕国内乱,已经称王的赵武灵王,立公子职为燕王,齐国打败燕国后,燕国立燕昭王复国,赵国送秦昭王从燕国回秦。齐国、楚国举着尊周旗号,前309年齐湣王写信给楚王,要尊天子合纵伐秦,楚王同意,以亲周朝的司马翦为相国,不久又背齐亲秦。而齐湣王合纵也没有尊周,而是帮助赵国灭中山,并且联合诸侯攻打宋国,扩充自身势力,以后又与秦国搞相互称东西二帝的政策,结束了诸侯相王的局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