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与竹林七贤
(2009-03-31 19:13:55)
标签:
历史人物杂谈 |
分类: 晋朝历史 |
司马昭与竹林七贤:把竹林七贤和司马昭对立起来,认为司马昭杀害嵇康是迫害打击曹氏集团的观点是错误的。曹氏政权对宗室执行禁锢政策,忠于曹氏的贵族不多,七贤中只有嵇康是曹氏集团的,被太后集团的钟会害死。阮籍从司马懿执政就加入司马氏集团,接受司马昭保护。嵇康受养生长寿观念影响,退隐山林,也和政治立场与曹氏集团不同有关,所以他虽然是曹氏亲戚,却也职微、贫困,在拒绝山涛请他任尚书郎时说:“(阮籍)与物无伤,惟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雠,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他没有和山涛绝交,后来还托孤山涛。书信中也表示两人出仕与归隐是“君子百行殊途同归”让山涛像禹、孔子、诸葛亮那样,也没有贬低山涛。嵇康虽然有唯心哲学观,但是不愿参与政治斗争的态度也是明显的,主要是养生和做学问,司马昭和他没有利害冲突,何况嵇康还对他很尊重,他哥哥也是司马氏集团的,司马昭是不会想杀嵇康的,山涛在司马师执政时加入司马氏集团,当时他也很贫困,司马昭也馈赠二十万,后来让他担任自己的幕僚。王戎十五岁开始参与竹林七贤,居山阳二十年,直到司马昭任相国时出仕,担任司马昭幕僚,都在司马氏集团中担任要职,掌实权,可见司马昭是对竹林七贤重视的,认同他们的信仰,向秀也加入了司马氏集团。竹林七贤反等级礼法,反对严刑峻法是对的,司马昭只是执行军法严厉,即使军法也主张宽待战俘,他对名士是宽容的,改革废除严刑峻法正是从司马昭开始,史称:“文帝为晋王,患前代律令本注烦杂,陈群、刘邵虽经改革,而科网本密,………于是令贾充定法律。”在竹林七贤时代名士担心的不是司马昭,因为他不是主张对人民残酷,喜欢严刑峻法的,他是杰出的进步政治家,支持反对繁杂害民的礼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