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古代历史 |
对历史典籍的阅读要讲究方法,要懂得分析判断,对一个历史事件要分析其发生的背景,与之相联系的事件和人物,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发展趋势,例如:陈平归汉,殷王反对项羽时,他为项羽平息这次危机,项羽只让他带着原来魏咎的门客去,殷王司马卬的都城是朝歌,他是在项羽主持的诸侯相王中,因为数有战功,而被推立为殷王,也是当时强大的军事割据,当然不会是谋士陈平带着几个门客能用武力拿下的,陈平是去执行了议和、招降的使命,陈平的祖籍阳武也是在卫地,与殷王司马卬封地相近,应该是完成了使命,被加封为都尉,赏了四百多两黄金(二十镒),陈平没有军事才能,从赏赐上也反映出这不是巨大军事胜利的赏赐。
后来司马卬归汉的时候,很多地方说司马卬是被刘邦武力迫降,从以后的发展看,似乎是刘邦带兵进入司马卬的河内以后,劝说司马卬解除与项羽的盟约,作为退出河内的条件,与司马卬结盟。因此与司马卬订立盟约的陈平成了项羽迁怒的对象,被迫逃亡。刘邦是撤离河内,南渡平阴津,到达洛阳,可见只是占领了司马卬的河内,没有进攻朝歌,在和河南、魏、殷、塞、翟五诸侯联合以后,兵力多达五十六万,表明这些诸侯的实力也是不能低估的,那么陈平到哪里去了,陈平北渡黄河到了修武,这里是殷王的封地,在这里和殷王司马卬的交往如何史书没有记载,只是说他在这里通过魏无知参加了刘邦的伐楚联军,从此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他是和七个人(疑是五诸侯、陈余、彭越等使臣)同时去拜见刘邦的,也不排除他作为殷王使者和其他诸侯使臣一起同盟主刘邦议事,并趁机投靠了刘邦。殷王司马卬在进占彭城后,在同项羽作战中阵亡,刘邦本人甚至也被包围了,借着大风沙趁乱逃跑,而塞王、翟王就没刘邦幸运,被迫投降了项羽,也就是在这年四月,刘邦把殷王封地河内划为自己的河内郡。
项羽在殷王司马卬遭到刘邦攻击的时候,没有派兵去支援司马卬,最终导致了司马卬放弃与楚国的盟约和刘邦联合,在这以后又追究陈平的责任,可以说是严重失策,不仅失去了一个盟友,也失去了一个非常出色的谋士,可谓损失严重。至于陈平的归属,他逃离项羽那里后,没有直接西行去洛阳、荥阳去投奔刘邦,而是首先北上渡过黄河去殷国,可见他是首先投奔了司马卬,《史记》中记载他在彭城战役以前就投靠了刘邦,是主动投靠刘邦,陈平先后在魏国的魏咎、项羽那里干过,在魏咎那被陷害被迫逃亡,在项羽这也是被逼出走,他临走挂印封金,不是那种见利忘义,随风倒的投机分子,势力小人,所以我怀疑他也可能是在司马卬战死后,被刘邦通过魏无知挖墙脚招募到帐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