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晋朝历史 |
司马懿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十分特别,他是第三批拥护曹魏代汉的大臣,与曹氏虽然关系密切,但是他的至交知己杨俊、崔琰都被曹氏所害,入仕荐举人荀彧也被曹操逼死,尽管他对曹魏忠心耿耿、辛勤操劳,但是在去世后却落了个奸诈的恶名,信任他的曹睿去世后,他平息曹爽集团祸乱社稷的举动被错当成篡夺曹魏政权的举动,就象孙礼传记载的:孙礼哭着劝说司马懿挽救国家,他回答说“且止,忍不可忍”,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不会发动政变再次掌权。他是一个重视人才的政治家,提拔了象邓艾、州泰、胡遵、石苞等出身贫寒的杰出人才,重用了被崔琰推崇的孙礼、卢毓,还有很多被疏远的优秀人才也能得到他的提拔,比如因醉酒被外派的徐邈,后来担任了司马懿的抚军大将军军师,被曹爽集团罢免的傅嘏等人后来也受到司马懿任命,成为河东集团成员。司马懿为首的河东集团就是在接纳了大批有才能的杰出人才后逐步发展壮大,在当时功勋卓著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也没有篡夺曹魏的野心,他当晋公和晋王与当时要恢复五等制的背景有关,曹操称魏公、魏王时,只有他一个异姓王公,而且还自行任命百官,建立宗庙社稷,只是为曹氏代汉作准备。司马昭当晋王时现在已知的公爵有郭建、甄(郭)德、赵酆等,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是魏郡长乐县公,司马昭也没有建立太庙社稷,建立国家,做篡夺曹魏的准备,没有象曹操一样建立自己的国都——邺都。到了他儿子司马炎时,地主官僚为了获得郡公等更高的封爵,拥立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魏晋禅代形式相似,本质不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