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顺侨乡(四)

标签:
村庄和顺图书馆白鹅蛮烟艾思奇 |
分类: 南行札记(4)阅读和顺侨乡 |
http://s16/middle/55e9579dh7ebf3e389ddf&690
人与人、事、物是有缘的,我这样以为。
知道和顺是在往腾冲的南行路上,知道它是著名侨乡,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的民居,有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等等,但对于曾游走过全国无数古镇的我,想阅读她的愿望是淡淡的,我怕展现在我面前的她因保护开发过度,而像一个浑身上下都戴满了装饰品且拖儿带女的成熟少妇,虽光彩照人,却有失自然与宁静,我怕她是又一个周庄又一个丽江!
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午后,为寻艾芜墨迹,我们到了离腾冲县4公里的和顺。这个像马蹄窝似的百年村庄,安静地卧在西部高原的茫茫天地间,从村庄往西去,就是蛮烟瘴气之地的“夷方”——缅甸那边了。和顺的先祖们,带着改变贫困的现实和对远处的梦想,沿着村中的古道就“上路”了。自从有了男人们的“走”,这个村庄和它延伸出去的路一样,就没有了边缘。时至今天,这个村庄在“家”的不到6000人,而侨居13个国家和地区的和顺人就有1万多,故而成了著名的侨乡。有什么能比流动更能激活一个边地村庄呢,难怪她流淌出来的气息,让人感觉到她的藏而不露。
http://s3/middle/55e9579dh7ebf3dec5ac2&690
http://s5/middle/55e9579dh7ebf3e0ad5b4&690
村庄是静谧安详的,没有游客没有我所担心的商气和喧闹。进村的双虹桥下,一条弯弯的小河绕村而过,堤岸上古树横卧,对对白鹅在水中悠哉戏水,远处洗衣亭中女人们的捣衣声随风飘来……我呆立桥上,眺望环列于缓坡之上、绵延两三公里的明清时代的民居、祠堂,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年!我不明白,我曾走过很多地方,为什么生命的激情唯独与这个遥远的村庄相遇。徜徉在村庄,走在用火山石铺筑的环村道上,你能看到每条小巷口,都建有闾门,闾门之上都题有四字匾额,“说礼敦诗”、“景物和熙”、“兴仁讲让”等,无一不传递出传统诗书礼仪的气息,在小巷转悠,不经意抬起头来,就能看见蔡锷将军等名人的亲笔题字。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啊,她有着世外桃园般的祥和,有着亦商亦儒亦农的村民;她有寺有庙有宗祠,有着胡适题词、藏书7万多册的和顺图书馆,是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有着保护完好的明清宅院……
http://s10/middle/55e9579dh7ebf3e1a1569&690
http://s10/middle/55e9579dh7ebf3dcdc75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