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总认为“理论”知识最重要?
(2010-11-17 10:04:41)分类: 与“生”俱来 |
我们为什么总认为“理论”知识最重要?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要教给学生些什么呢?
讨论这个问题时,大家首先会提出让学生去“玩”吧,学生喜欢什么就教什么吧,这种说法真的有那么点新课程的味道了。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最初想法抛于脑后。
“信息”这个概念很重要,学生学完了信息技术这门课后,连信息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多媒体”概念也很重要;“算法”的思想更重要,对学生一辈子都有用的;等等……。延伸的,信息特征很重要,信息编码也重要,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很重要……
这些所谓的“理论”知识很重要吗?从本质上来说当然很重要。问题是中学生这样的学习之后会是怎样的结果,会如讨论者说的那样“影响学生一辈”吗?事实上,这些所谓很重要的“理论”知识,当学生考完试后就彻底还给老师了,没有一个学生会将这些概念记住“一辈子”的。这是问题一。
现在的老师让学生“玩”总感到不是个味儿。因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最早就是从“放羊”式教学开始的,现在是提高到理论高度的时候了。理论,理论,教师做论文课题要理论高度,研究生写毕业论文要提高理论水平,甚至我在各地讲座时也要求我提高听课老师的理论水平。理论真的这么重要吗?这是问题二。
说实话理论真的很重要,问题是,在中学这一层次,实践可能就比理论更为重要了。理论是要通过实践后,有心得有感悟,才能上升到理论阶段,然后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做理论一是要有实践基础,二实践要有一定的深度,三你必须静下心来才能做理论。而不是空洞的说自己理论水平有多少多少高。如果到网上随手去抄几个理论概念词就叫“做理论”,那就太可笑了。有点自知自明吧,我们有能力去“做理论”吗?我们有能力去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吗?
那么,前面讨论者说到的教给学生的,是不是所谓的理论知识呢?是的,但那仅仅是理论知识中最低层最死板的,所谓“概念”部分的东东。
学生不知道“信息”这个概念,就无法去进行信息应用?学生不知道“多媒体”的概念就不可创作出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算法”的思想就不可以编写出自己喜欢的程序来?
务实的,应该让学生先实实在在的去做些什么,用信息技术制作些什么看得见实实在在的作品来,等学生有了体会再回过来探讨所谓的理论吧。于是,理论问题就交给大学的专业教学去吧。而我们中学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去体验吧。
有的老师说“李老师,你落伍了。我们开展新课程,就是让学生去“做”中学”。对的,但要知道说说容易,做做难哟。新课程实施这些年来,给我的感觉是,死板的东西越教越多,而让学生个性化制作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每次到一个地方讲座,我总会问老师们,你们参加工作以来,用信息技术制作过多少作品。很少,几乎没有。即使有作品的,也多是学校布置下来的制作任务,很少是自己为教学而制作的作品。当然也有好的现象,有的年轻老师在为学校之外的单位制作,这真的很了不起。于是,我提出的又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有制作作品的经历,那你怎来教学生进行作品制作呢?
乱乱的,讲了一大通,最终还是没有说明“我们为什么总认为“理论”知识最重要?”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要教给学生些什么呢?”,这就是一个缺乏理论知识人的描述水平。算了,有兴趣的时候再来讨论这些问题吧。
讨论这个问题时,大家首先会提出让学生去“玩”吧,学生喜欢什么就教什么吧,这种说法真的有那么点新课程的味道了。然而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最初想法抛于脑后。
“信息”这个概念很重要,学生学完了信息技术这门课后,连信息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多媒体”概念也很重要;“算法”的思想更重要,对学生一辈子都有用的;等等……。延伸的,信息特征很重要,信息编码也重要,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很重要……
这些所谓的“理论”知识很重要吗?从本质上来说当然很重要。问题是中学生这样的学习之后会是怎样的结果,会如讨论者说的那样“影响学生一辈”吗?事实上,这些所谓很重要的“理论”知识,当学生考完试后就彻底还给老师了,没有一个学生会将这些概念记住“一辈子”的。这是问题一。
现在的老师让学生“玩”总感到不是个味儿。因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最早就是从“放羊”式教学开始的,现在是提高到理论高度的时候了。理论,理论,教师做论文课题要理论高度,研究生写毕业论文要提高理论水平,甚至我在各地讲座时也要求我提高听课老师的理论水平。理论真的这么重要吗?这是问题二。
说实话理论真的很重要,问题是,在中学这一层次,实践可能就比理论更为重要了。理论是要通过实践后,有心得有感悟,才能上升到理论阶段,然后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做理论一是要有实践基础,二实践要有一定的深度,三你必须静下心来才能做理论。而不是空洞的说自己理论水平有多少多少高。如果到网上随手去抄几个理论概念词就叫“做理论”,那就太可笑了。有点自知自明吧,我们有能力去“做理论”吗?我们有能力去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吗?
那么,前面讨论者说到的教给学生的,是不是所谓的理论知识呢?是的,但那仅仅是理论知识中最低层最死板的,所谓“概念”部分的东东。
学生不知道“信息”这个概念,就无法去进行信息应用?学生不知道“多媒体”的概念就不可创作出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算法”的思想就不可以编写出自己喜欢的程序来?
务实的,应该让学生先实实在在的去做些什么,用信息技术制作些什么看得见实实在在的作品来,等学生有了体会再回过来探讨所谓的理论吧。于是,理论问题就交给大学的专业教学去吧。而我们中学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去体验吧。
有的老师说“李老师,你落伍了。我们开展新课程,就是让学生去“做”中学”。对的,但要知道说说容易,做做难哟。新课程实施这些年来,给我的感觉是,死板的东西越教越多,而让学生个性化制作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每次到一个地方讲座,我总会问老师们,你们参加工作以来,用信息技术制作过多少作品。很少,几乎没有。即使有作品的,也多是学校布置下来的制作任务,很少是自己为教学而制作的作品。当然也有好的现象,有的年轻老师在为学校之外的单位制作,这真的很了不起。于是,我提出的又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有制作作品的经历,那你怎来教学生进行作品制作呢?
乱乱的,讲了一大通,最终还是没有说明“我们为什么总认为“理论”知识最重要?”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要教给学生些什么呢?”,这就是一个缺乏理论知识人的描述水平。算了,有兴趣的时候再来讨论这些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