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道管理能做什么也很重要

(2011-05-12 17:45:28)
标签:

杂谈

管理当然不是万能的,有些事可以通过管理手段解决,有些事却无法通过管理手段解决。这一段近似真理的废话,应该不会没有人认同,但是,界定清楚那些事可以通过管理手段解决,那些事情不可以通过管理手段解决,则不是容易的事情。

 

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下面有三个兵,现在两个跳了,一个闹着要转岗。企业的人自然想到了,要给这个人力资源经理做个“带队伍”的培训,提高激励与培养下属的能力。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下属跳与要走的原因,才知道那根本不是“培训”什么的原因,譬如,一个跳走下属跳走的直接原因是,某天晚上经理要求该员工第二天带某纸质文件到外出招聘的现场,员工家在北京郊县,公司在市内,怎么算时间都不可能,而当时文件就在经理的手边,经理完全可能带走,但经理不带,说了一句现在最流行的话:“我只要结果,不要给我任何借口”。那个员工后来就辞职了。类似发生在下面三个兵的身上的例子还很多。受不了,所以要跑,要走。

 

有这样的一个疑惑,那份很轻的文件,经理为什么就不自己带一下呢?你可以有一万个猜测,也可以将之与生活周围的人相对应,但是当你将之归结为管理不够人性化、管理人员不懂管理的艺术性之类的时候,我就会不认同。原因很简单,就这件事来说,经理与下属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管理问题,也不是管理者不会管理的问题,而是那个经理人品的问题。当人品存在问题时,任何管理手段非但会失效,而且还要可能会起反作用。这时,你非要从管理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提高沟通能力之类,那么就自己钻进死胡同了。

 

管理起作用的前提是,管理者愿意将管理做好,如愿意把团队带好,愿意承担责任,愿意帮助下属等。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管理手段就很难发挥作用。譬如,生活中常见的事实,也是很难解开的难题。在职场上,有些经理不是把下属当做是自己的团队成员,而当做是竞争对手。在招聘时,遇到比自己牛的人,能挡就挡住,实在挡不住,招进来了,成了自己的下属,那得处处小心防范。这就不是管理者素质与能力这个层面的问题。如果一定认为这是管理者素质的问题,培训培训再培训,结果可能只能适得其反。

 

那些事可以用管理解决,那些不可以解决,界限也是根据问题界定而变换的。譬如一定要说前面经理的问题是管理问题,那可能是招聘把关不严那个层面的问题,一定要说后面那类经理的问题是管理问题,那也可能是文化管理之类的管理问题。至少在那个直接的层面,那不属于管理问题,管理只能是无能为力。但很多企业在那白花钱,费很大劲试图用管理手段去解决,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