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待,说说诗

(2007-04-23 19:17:48)
分类: 咨询人生
今天的心情
 
等待
在岁月枯荣的梦中
小水滴已经在石上留下印痕
你还没有来
----- 蒋维扬<等待>
 
想起蒋维扬的一首诗,大约是他在八六年左右写的,恰好印证我今天的心情。只是等待的不是人,而是一件事情。
 
那时正值青春年少,读青春诗选,读到了这样的诗,很美的。后来,在读大学期间,专门拜访过蒋先生,一个很和气的人。大名鼎鼎的诗歌报竟然在作协大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房间,真是让我感到奇怪。
 
在那时候还接触过一个诗人,叫乔延风,感觉他真是诗人,说话时不时会冒出很美的句子。如讲到天气阴湿,他急时会这样比喻:天空潮潮的,象是蒙着一层泪影。
 
也遇到一个当时据说得到大奖的诗人,他对我说:哥们,要发表,我包你发。这句话,让我记忆很深,从此也懒得与他再联系,后来也忘记了。
 
星星诗歌里也有几个牛人,记得有一位叶延滨,写很多,但我记住的不多。唯一记得的是,在八九年九月左右,我曾经邮寄过他一本《囚徒与白鸽>(书名应该没有记错),钱寄过去了,没有收到书。不知是书寄回来后被别人拿走了,还是根本没有寄,总之没有收到。从此几乎不看星星。少年时代的零花钱,让我至今想起来心疼。
 
同学中有真写诗的,珠锋写的诗很有味道,他说坟“象个倒扣的精瓷大碗,盛满休眠的生命”。很多比喻,现在还能回想起来,比那起诗人写的要好的多。记得在八九年、九零年左右,大家动不动就是“麦子”“麦芒”之类,后来又动不动就是“钢铁”“水泥”,感觉许多诗人并没有感觉。
 
记得舒婷的诗还是很美的,“风,若有若无/雨,三点两点/这是一个不知名的小站”,还有致橡树。
 
北岛的诗也还可以,但我个人感觉到总缺他少点舒婷的优美,多了点喊的成份。
 
我一直不是很喜欢顾城的诗,但我喜欢他的画,是他死后传记里插图画,很有灵气。不喜欢他的诗,是因为他总有点过于追求的人为性,不够自然。
 
朦胧诗派的其他人,我喜欢的不多。
 
后来,海子的诗当然是很美的,“面朝大海,花暖花开”。的确让人读着很美。
 
其他和他同时代的人,我记的不多了,感觉许多人都是很努力的写诗,读起来很累。
 
诗歌后来怎么会变成那个样子,动不动就脱啊什么的,我搞不清楚。但我感觉到,在八八年青春诗展时,各个流派大展览时,各种各样的乱七八糟的诗就呈现了脱的迹想。因为许多人实际上不是写诗,而是为了表现点什么,没有了舒婷、北岛、顾诚、杨炼、梁晓斌、海子、骆一禾......那些人的灵气。(我都惊诧自己能够一口气写那么多人名字来)当以表现点什么为目的时,表现的方式就开始多种多样了。
 
不过,对每一个搞艺术的人,不论理解不理解,我还是从心里敬重。因为在这个年头,你搞搞艺术看看,那是非常寂寞的活。
 
我也就在那几年时间看看诗,后来也就不看了,想想自己也真不是搞艺术的。今天突然想起那首蒋维扬的《等待》,便写下了这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