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任俊正
任俊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59
  • 关注人气:2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学还不属于纯科学,非科学便会充斥

(2007-03-23 15:04:41)
分类: 管理感悟
   记得读书时一个教经济学的老师讲过:"管理学就是拿经济学已经研究过去的东西再来研究",他说这话显然是为了维护经济学的神秘性。
   在学管理学时,首先讲到管理学的两重属性,一个是科学性,一个是艺术性。只有科学性,没有艺术性是不可以。没有艺术性没有科学性,也是不可以的。这话恰好应合我们从小就学习的辩证法,不可一偏概貌全,要正反两方面看问题,也给许多人提供了空子可钻。
   正反两方面看不要紧,这一看,便招来许多人常讲的“管理不能硬搬书本上的”“中国有中国的特点”。这一特点便出了许多更中国特点的《中国式管理》之类的书,让你一次艺术性个够。
   事实上,我们谈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前提和假设说这是管理,有其科学性。可是许多市面上流行的所谓的管理学书刊已经非管理学,而是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的知识而已。
   当非管理学的东西披着管理学的外衣在横冲直闯时,稚嫩的管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招架之招,唯有暗暗学习人之所长。
   去年曾遇到一个原来学习音乐的老同志,这两年在为企业供应有形物品的同时,也在慢慢给企业提供着管理服务,而且是有偿的。所谓的管理服务就是,给企业讲一些管理的真知灼见。“用人要不疑心,疑人要不用”,“要打造一个有着远景的基业长青的公司”之类,不时出自于这位老同志之口,但谈到具体的绩效、薪酬的设计,全然不着边际。
   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这些紧扣市场心理和客户情感需求的人,往往披着咨询的外衣,他的谈话却比真正的咨询顾问更有吸引力。因为,他恰好符合人们对管理相声的需求,而可怜的咨询顾问们还没有学会管理相声的说法。
   我们说管理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科学性要求有一套知识架构体系,可以供后来者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有其硬的东西,或者至少后来者知道你谈的是什么,那些可以继续往下研究,是有一定规律的。艺术性则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不能死搬硬套,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为管理活动本身的矛盾复杂性特点。。
   如果我们把科学性和艺术性各自当做一个坐标轴,再分为高和低,自然会有四个象限,用这四个象限来看看一般管理咨询顾问和管理者的特点。
   第一个象限里,既有高科学性,又有高艺术性,现在一些正规的咨询公司已经越来越能做到这一点了。他们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成果,成果体现了管理的科学逻辑,又能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同时,顾问也能以最通俗的方式讲清楚。在企业中,则是那些既能有数据事实严密逻辑,又能用灵活应变的管理者。
   第二个象限,高科学性,低艺术性。这恰恰是许多学院派的顾问们的做法,用什么五力模型,SPACE模型之类,进行严格的按数学算法推测,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样了。这样的成果,可以说是还算是认真了,但往往不符合企业实际,因为运用模型的假定前提搞不清楚。一些外资企业也有这样的毛病,不过现在似乎好一点了,因为许多外资企业已经开始本土化了。在企业中,则是那些书呆们的管理者。
   第三个象限,低科学性,高艺术性。这类往往是那些有着很强实战经验的咨询顾问公司的特点。有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给对方提交的成果还不如某些公司提的项目建议书水平高。那么,在具体操作中,他们是如何做的呢?往往凭着个人经验进行补缺,但经验有时对,有时不对,且不宜传递。在企业中,这类人中许多人为过去行政干部式的管理者,张嘴闭嘴是政治性艺术性语言,你根本搞不明白他的逻辑,也有少部分人是天生的对市场敏锐者,商人型的。不过,现在政府都要求用数据讲话了,这类人也要改变。
   第四个象限,低科学性,低艺术性。先说企业中,有这样的人,他们根本搞不明白该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也说不清楚怎样根据环境变化而改变什么。反正就是老板让做什么,自己做什么,会的是管理之外的一些东西,如拉拉关系之类。从现在市场面充斥着这样的培训或管理书作者来看,纯粹的这样的公司倒也有,不算很多,但是却有太多的人属于这样的。我这样讲,与前面讲的他们根本不算管理似乎有点矛盾。如按前面所说,他们实际上是假冒着管理在做事,他们不谈科学,谈不其中的管理逻辑,因为他们形不成系统的体系,供后来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继续研究,因为杂乱无章程。看似艺术性,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性,因为没法操作,更谈不上根据实际变化什么的。
   管理的艺术性必须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这是我的认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