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民企HR的思维碎片

(2006-07-16 15:00:43)
分类: 人力杂谈
近日有许多机会接触民营企业,有正式渠道的,也有非正式渠道。各方面的信息,让我不由又对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进行着思考。当这种思考随着谈话次数不断增多,内容不断增深时候,我欲来欲感到民营企业提高管理的必要性.
 
之一:避免老板意志的层层放大和扭曲
 
在层层传递过程中,人们自然有一种假设"一切必须以老板意志为主",于是任何一层讲到对下一级的处罚时,会毫不犹豫,我不止一次听到过有民企业的经理人讲过这样的话:"我已经说了多次,甚至说过错误一次罚三百,三次开除,但还是不行,员工素质太低,执行力太差".我每次都会非常直接地问到"是谁赋给你的处罚的权力?"如果只有罚没有奖,只能是变相地降低工资,凭什么?"为什么没有经理人可以随时声称给员工奖多少,而只有罚多少?"因为可能经理层背后都有潜在的假设:处罚与奖励相比,处罚是违背老板意志可能性最小的方式,也是违背后成本最低的方式.所以,你看到的都是罚的时候,尽量用物质的方式,奖的时候尽量用精神的方式.
 
我对某个企业讲,可以“水果基金”,有事象征性处罚,购点水果给大家吃,多好。老板是成功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不成熟的原因在于,从上到下的,老板意志的层层放大和扭曲在继续加重这种不成熟.
 
之二:对考核严肃点
 
考核就是考核,它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绩效服务的。考核不等于管理,管理的职能应该有其自然的通道。
 
别把考核与员工是否被开除联系在一起,别说什么“考核不合格,走人”之类的话。当这类话说出的时候,只能说明说话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而且,这类话绝对不要经常出在中层及基层管理者口中。
 
 
 
之二:别再搞个体户式的薪酬发放模式
 
进来时,与员工谈工资.这个人一万,那个人三千,只要谈成了就行.结果三千的那个人三个月后发现,另一个人比自己多了七千,心里非常不平衡,凭什么?于三千的人,瞅到机会,在有成绩的时候,与老板一次对话,要求加薪.老板一算计,好的,给你一万一吧.但第一个不一定平衡了.
 
人少的时候,你可以把每个人摆平;人多时,你却很难将水端平了.要么不长工资,要么就是五百一千,甚至三千五千的长.有的企业都发展的很大了,要上市了,还搞个体户式的薪酬模式.
 
其实,解决总是很简单,就是要运用人力资源知识设计一套体系,不要求太科学,能实用就行.这里的关键,我认为,薪酬要有"小步快跑"的机制.
 
之三:要敢于在公司治理层面做文章
 
公司治理是公司生存的基础,主要解决的是三会一层的事.公司管理则是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有些问题在公司管理层面上无法解决时,可能只能是治理层面上的事情了.譬如,股份,期权;这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级层面的做法,也是公司治理层面的解决.
 
民营企业也需要法人治理结构,这一观点已经越来越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认可.华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其中一点就是任正非有胆量声称"只占百分之一的股权",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胆量?通过公司治理,同样可以解决公司生产力.实际上,对一些依靠人力资本快速增长的行业,设计一个"开放式股权"更为重要.
 
之四:别再给我谈员工素质差
 
在我任常年顾问的一家企业,人力总监谈到最近的绩效考核效果不理想,问到我原因是,我讲到:"你到现在看了几本绩效考核的书".在这之前,我给她提出了一个要求要看一本以上的三本以下的考核方面的书,当时她一本没有看过.看到她支支的回答,我非常生气,对她说:"别再给我谈员工素质差,先把自己该看的书看了".之后,针对她说的绩效考核指标的问题,我一项项帮她理了理.
 
总谈员工素质差,是我见到的民企里最为普遍的情况.更为有趣的是,在中层感叹员工素质低时,高层也感吧中层素低.一句素质低,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的一干二净了吗?对哪位总监,我问她搞过培训没有,她说素质太低没人听.我再问今年搞了几次,一再追问下才知搞了一次."别再给我谈员工素质差,先把培训三次以上才有资格说话".
 
以上这些近日所思或谈话时所讲,比较零散,有机会再整理其中的部分成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