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七天假日已经安排好了,1号接女儿来北京,下午的车;2号到C企业见张总,我是他们的常年管理顾问,并在晚上设宴请在京的几个亲戚的亲戚;3号晚上到合肥;4号到7号,在合肥为ECEC辅导BSC;7号下午2:55从合肥到....,后面的日程也已经安排好了。
五一之后,要给Y公司两批人讲课,所以要尽快回到武汉。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这种忙碌的日子。曾经很久很久的时间,我非常渴望一种忙碌的日子。我也非常珍惜这咱忙碌的日子,希望这种忙碌的日子能够持久一些。
我对老婆讲,忙碌说明这个社会中还有人需要你,这种需要往往稍纵既逝,如果不好好把握,将会非常遗憾。社会本身是一个大戏台,能够站到戏台上就已经够不容易了。只有不断努力,才有可能在这个戏台上成为一个过客。许多人想站到这个戏台上,也具备能力,但是没有机会。经济学的角度,供与需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常常会发生错位。现在不错位了,如果不好好把握,一旦又错位了,纵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有没有用武之地,你又何奈何?所以累是社会给我的机会。
我曾经清楚记得那些个日子,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中,面对那种错位的无能为力。那一段日子,真是没有办法。人们以为你是神,但是你又不能以神的面目自信地走在人的面前。因为你的学生身份常常成为你的屏障,自我的屏障。无可奈何,你只能无可奈何。
然而,终于接女儿来北京,我非常非常高兴。当看到女儿陌生地喊着我爸爸时,我心里非常痛。当问女儿想不想爸爸时,一岁半的女儿总时稚稚地点点头;当再说什么地方时,女儿指指自己的心口。这一切让我非常心痛。甚至有时,我也在想,何找个不需要出差的工作,陪着家人呢?
这个念头闪过之后,我会变得非常清醒。曾经清冷的冬天,让我清晰地知道,并不是自己能力这两年变化了多少,而是正好有了一些机会为社会提供些服务。机会是我努力后,因为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点增值服务,社会才给予的。我没办法那样做,如果那样做了,我可能再次进入非常清冷的冬天。
有些人可以运气好,那是别人的。
我只能努力地工作。
我固执地认为,只要能够为企业提供些增值,为社会提供点增值,我自然可以得到我该得到的。
前一篇:管理模式到管理制度有多远?
后一篇:招人难与求职难矛盾得让所有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