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今天考博考试完了,剩下就是等成绩了。她说考试时出了个领导模型的题,答案不外就是那些结合下属的特征决定领导风格的题。听她讲完,想起一个对于现在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当沿着管理学的思路往下想,却发现如果结合一些朴素的道理时,还是有令人矛盾的因素。
先看案例:
A项目经理带着下属B去做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那种综合性比较强,需要的是与客户不断持续沟通。很难有具体的分工,也很难分工。很多时候,实际上要求B承担着A的秘书。A项目经理是那种做事要求非常高的人,也有点雷厉风行的风格。B从业时间很长,但沟通能力却很差,属于那种你给他分配工作,且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质量要求甚至惩罚要求才能做个百分之六十的人。有很多次,A要求的事,B都给忘记了。在合作过程中,A应该对B采取什么样的风格?
案例分析
管理活动是为了完成管理目标的,所有管理者必须遵守这一基本原则。
根据案例描述,B的职位升任资格要求基本上是沟通能力强,领悟能力强,能够按照要求迅速完成任务,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从这个角度,B显然不合格。应该换人。
在不换人的情况下,B属于那种积极性不高,但技术能力还可以的人。对此,A需要对B采取强制性的风格。
干扰因素
答案归管案,还是有许多因素在里面。
必如,他们公司本身也有问题。在任务紧工作重的情况下,激励机制也不到位,很多情况似乎是没有奖励只有惩罚。无论A和B都对公司制度颇有微辞,他们私想心里想这个项目也不知能不能拿到项目报酬。做完之后,可能连钱都拿不到。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他们公司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一些项目成员在项目没做完就离开了。他如果A对B施行严格的风格,那么B绝对可能会离职。离职是B的权力。这种情况下,A该怎么办?
加上上面的补充条件,问题就不简单了。
从实际上来说,这又属于公司管理机制的问题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了。但是这些只能称为干扰因素,因为一是项目必须完成,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二是公司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问题,个人管理是个人管理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公司管理问题就忽视个人管理问题,公司不对,并不能表明个人管理一定对。
那么A该怎么办?
首先以项目目标为目标,至于公司政策的问题,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如果你不能忍受公司政策,可以走人。你担任项目经理了,那么就假定公司政策是无关因素,按照管理的基本规律办事。
其次,按管理基本规律办事。项目目标完不成,谈论管理活动就没有了意义。如果不按管理规律办,那么结果很可能一是与B打成一片,共同抱怨公司政策,结为盟友,对项目无益。二是相互抱怨,因为项目还得进行下去,你无法忍受客户不满时,必然会对B不满,那么B会更不满,造成相互抱怨。A最终会成为吃力不讨好,B并不会承认。
最后,不断沟通,明确双方项目中的责任。
什么是管理规律,那就是始终以职业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位,认识到自己的权力与责任。既便明天自己离职,如果说下属今天不符合公司要求,该开除还是要开除。对于B,可以要求公司调换,可向B讲清自己的项目经理责任。如果公司未能调换,则用强制风格对待,一切以项目为重。如果B中途离开了,那么是主要是公司政策的原因。我们不能担心B离开而忘记项目目标。
不算结论的结论
领导风格的确定不可能没有前提假设的。
领导风格至少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外部的影响,如公司政策、社会因素等,二是内部的影响,如项目本身的难度特点,下属与上司的风格等。如果外部影响最为不利的避情况下,如老板本身就不诚信,老板本身就不以人为本,那么实际上支撑管理效应的就不是领导风格什么的了。
虽然风格受到外界的影响,但是这不能成为职业经理人不履行职责的理由。你可以选择离开,在你没有离开时你只能认同。正因为你的认同,你的下属才可能清晰感知你的风格。否则,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差。
前一篇:书也分年轻的与年老的
后一篇:又是沟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