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哉,巍哉,栖灵塔

标签:
隋文帝李白鉴真大师宋真宗志愿者 |
分类: 旅游 |
字母rlyuan新浪博客
后来到了宋朝第三个皇帝真宗一代,由僧人募集资金又重修了栖灵塔,塔高七层。可惜到了南宋,栖灵塔年久失修,又倒塌毁圮。此后,栖灵塔再无重建重修,只剩栖灵遗址了。
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政通人和,鉴真大师雕像回归扬州“探亲”,各界人士乃倡议重建栖灵塔。好事多磨,直至1994年栖灵塔终于复建成功,千年之后,这座仿唐四方九层宝塔——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又重新巍然耸立在大明寺内、蜀岗之上。
在塔下小坐片刻,夕阳下,宝塔遍体彤红。一阵清风吹过,宝塔各层檐角的铃铛便嗡嗡作响,相伴着一阵阵禅音从塔内飘出,入得耳来,换取了心中一片宁静。
入寺,老人依旧免费。不过,登塔需要购票,且必须现金。排队乘电梯,下二十人,上二十人,直至七层。八层是封闭的,供奉佛祖舍利与佛像,信众可以登梯上楼,跪拜祈福。
登高环绕远望,莽莽苍苍,恰如李白登栖灵塔一样的感觉:“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方。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一时间,仿佛李白就在近处吹胡子瞪眼,只是我不敢造次,敬畏而远之罢了。
还有一事记忆尤深,值得一写。
登塔拍了一圈片片,发觉手机电量只剩2了,心里有点焦急,不光无法拍摄黄昏风景,连打车吃饭都无法付费。求助于塔内志愿者,原以为会遭拒绝,不料志愿者非常热心,很快帮我充到电量30了。等待过程中,与志愿者聊天,深感真善美与志愿者同在,信仰与人性扎根他们心中。与我,等于接受再教育,净化心境,此后,一路所见所闻,都觉得无比美好!















栖灵塔虽然建在大明寺,可依然是扬州的地标建筑。扬州旧城改造规划建筑限高24米,所以栖灵塔鹤立鸡群,又建在蜀岗之上,显得非常高耸雄伟,很远就能看到宝塔的身影。
栖灵塔始建于隋文帝杨坚时代。隋文帝笃信佛教,六十寿辰时,遂诏令全国三十个州修建宝塔以供奉佛祖舍利,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隋与唐初中期是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时期,栖灵塔欣逢盛世,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曾登临此塔,赏景赋诗,留下千古佳作。
物极必反,到了唐朝第十七个皇帝唐武宗时期,因为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私人的原因,发起了大规模的毁佛、灭佛运动。全国寺庙和尚遭到灭顶之灾,一把大火,栖灵塔便成为了焦土废墟。
在这里看到了扬州城东南西北的天际线,看到了游瘦西湖未曾看到的中部北部美景。到了塔上方才发觉,在四面八方高楼包围的瘦西湖里随便怎么走,竟然都不曾看到一栋高过风景的楼,真是一个奇迹!
举着手机,静静地等待,夕阳西下,绚烂的一天晚霞,美好在一层层地渲染了自己的心情。
















(谢谢来访)
前一篇:源远流长大明寺,高山仰止平山堂
后一篇:说一说出门手机充电的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