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伊斯坦布尔见闻录(38)沧桑变迁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标签:
拜占庭查士丁尼一世十字军东征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 |
分类: 旅游 |
字母rlyuan新浪博客
本地人和穆斯林是可以不用买票,直接进入一层祷告大厅做祈祷的。非穆斯林则不允许进入一楼的。旅游者则需要购票,进门转几个弯,然后沿昏暗简陋的、条石铺的坡道爬许久,才通到二楼环形廊道参观的。孩子说,那坡道原本是马走的。
进入二楼廊道,自然豁然开朗。不过,我们这样肤浅的旅游者在二层廊道环游一圈,东张张西望望,无非是三看:一是俯瞰,看看一层祈祷大厅三三两两匍匐在地的穆斯林祈求真主保佑时的虔诚,同时启示自己对神灵的敬畏之心。二是仰视,看看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穹顶,透过穹顶,惊叹宏伟以后再想象穹顶之外那个神秘的星、月与冥冥天庭。三是浏览,看看在建教堂时绘成的、在做清真寺时用泥灰覆盖的、现在做博物馆时重新复原的圣母、耶稣和耶稣办公厅干部的马赛克画像,品味宗教与艺术的真谛。
这座伊斯坦布尔标志性建筑是两个帝国的缩影,走过的履印有点悠久而坎坷,恢弘又多舛。
公元532年-537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建了以智慧女神索菲亚命名的大教堂作为基督教宫廷教堂。教堂建筑风格为拜占庭巴西利卡形制,曾经有一万人参与了建造,以巨大的圆顶闻名于世。
公元558年的大地震震塌了教堂大圆顶,皇帝立即下令修复。而且修得更高更大,成为拜占庭帝王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如皇帝加冕等。
到了十字军东征时,大教堂被糟蹋亵渎,圣物被掠夺一空。直到公元1261年,拜占庭人才重新夺回君士坦丁堡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然后大教堂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甚至关闭。
到了公元1453年这个时间大节点,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改圣索菲亚大教堂为阿雅索菲亚清真寺。好在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只是命人用泥浆抹盖了那些精美的壁画,并没有彻底铲除。
以后的苏丹不断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各自添加个人的标记,你建宣礼塔,他建叫拜楼,我建拜占庭复兴长廊,陆续增添加了不少建筑构件和装饰物件,慢慢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等到奥斯曼帝国垮台,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935年,第一任总统凯末尔宣布改阿雅索菲亚清真寺为阿雅索菲亚博物馆,开始着手修整恢复原有建筑装饰面貌。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近一千五百年前的马赛克壁画和一直以来的其它原貌。













大厅里的小房子是专供拜占庭皇帝与皇后做祷告的。






图中正中的是圣母玛利亚怀抱基督耶稣,左侧是查士丁尼一世,手捧奉献给圣母和耶稣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右侧是君士坦丁大帝手捧奉献给圣母和耶稣的君士坦丁堡。此情此景,可见拜占庭君王对圣母和耶稣的恭敬。




凡去土耳其旅游的人,蜚声海内外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很少有人不去的。所以,参观游览的人实在太多,我们前后去那里三趟,第三次是大中午,才勉勉强强、从从容容地得以进去。












右下角的方型大理石地坪,是拜占庭皇帝登基加冕时的位置。

大厅里的小房子是专供拜占庭皇帝与皇后做祷告的。






图中正中的是圣母玛利亚怀抱基督耶稣,左侧是查士丁尼一世,手捧奉献给圣母和耶稣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右侧是君士坦丁大帝手捧奉献给圣母和耶稣的君士坦丁堡。此情此景,可见拜占庭君王对圣母和耶稣的恭敬。




(谢谢来访)
我的微信公众号:字母的三层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