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亲情、享受春色

标签:
慎终追远祭奠扫墓世间最难得者兄弟亲情 |
分类: 情感 |
字母rlyuan新浪博客

这是相传春秋范蠡开筑的蠡河,向南流入旧称滆湖的西太湖里。老早底蠡河可以数船并行,现在逐渐荒芜了。


这是弟弟小区里的几株梅花。至于外边公路边的梅花更是开得汹涌澎拜,遗憾没有留影。
老家的弟弟非常传统、非常厚道,始终如一的遵循着乡间老辈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凡是祖父母、伯父母、父母的忌日,弟弟必定焚香点烛、设供品斟酒、烧钱纸烧锡箔进行祭拜的。到了阴历年终,弟弟会设供桌两轮、供品更加隆重的祭祀列祖列宗,几十年持续不断。说来惭愧,我作为长子,却从来没有尽过这样的职责。
今年的3月3号是阴历的二月十二,是父亲的忌日。因为那啥,我有两年没有回乡祭拜了,这次决定赶回去磕个头,正好清明也近,连同扫墓,尽一份孝子贤孙的心意。
与妻回到老家,自然不用我操心,弟弟和在同小区的姐姐早就准备好了祭拜和扫墓的一应事宜,陪着我们鞠躬磕头、烧香烧纸、扫墓。我们面对故去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外祖父母、姨父母、小舅母、堂妹,一一祝愿先人在天安好,祈求祖宗保佑后人。
来去匆匆的两天一晚,除了在家祭拜和两地扫墓以外,更多的是感受和亲人的团聚,享受浓浓的、暖暖的亲情,恰如古人所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这天中午,弟弟弟媳除了按祭奠习俗准备了供桌上的酒水菜肴以外,另外烹炒了丰盛的鸡鱼炒菜,特别还为我们炖了蚌壳煨豆腐。砂锅端上桌,香气扑鼻,汤水乳白醇厚,上面点缀着翠绿的蒜叶,炖烂的蚌肉带着一股水乡特有的鲜味,一口下去,顿时吃出了祖父祖母的味道来,没齿难忘。
当天墓地回来,太阳很好,一屋子的阳光。我、姐姐、弟弟和家人端着茶杯、晒着太阳,悠悠地说着贴己知心的家常话,不疾不徐地熨平了我心里许多疙瘩,很疗伤的。这恐怕是老年生活中最珍贵、最宁静的一刻,让人非常受用。
到了晚上,小辈们也都下班回来了,十几个人济济一堂,其乐融融。亲亲热热的“伯伯”、“舅舅”喊声不断,直叫得我心醉。第二天一早,弟媳特意为我们摊了芝麻烤饼,我一口气吃了三块,香啊,满嘴家乡味道。
上午小娘舅家表弟开车接了我们去外家扫墓,八十五岁的舅舅早就在墓地等我们了。墓地回来,舅舅的孙女在一家很有名气的农家乐定好了午餐,舅舅、表弟表妹陪着我们,自然又是一番亲情的交融。每次回老家,这亲情就像工笔画的渲染,层层叠叠,耐心而热情,纯净而丰富,一笔笔直画到酡红、天青、绛紫、靛蓝、月白、缃色的亲情浓厚得化不开。
老家武进,是著名的苗木之乡。车来出去,虽然还是早春天气,大部分绿叶树木都没有绽青,各条大路边红梅、白梅却开得正当令,成排成片的映入眼帘,十分热闹惊艳、排山倒海!没承想,赏梅变成了隆重的邂逅,也是一种很另类的享受,值得一记。
短短两天的祭扫之行,成了地地道道的享受之旅。亲情无价,春色无价!
老街南头
新农村的酒店模样

这是相传春秋范蠡开筑的蠡河,向南流入旧称滆湖的西太湖里。老早底蠡河可以数船并行,现在逐渐荒芜了。



这是弟弟小区里的几株梅花。至于外边公路边的梅花更是开得汹涌澎拜,遗憾没有留影。
前一篇:古塔、红梅营造的意境
后一篇:如做礼拜一般,我走进徐家汇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