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两日游(下)——司马迁祠墓和合川黄河湿地

标签:
司马迁祠《史记》彪炳史册处女泉黄河湿地友谊地久天长 |
分类: 旅游 |
在韩城新城里住了很好的一晚。酒店早餐摆在带阳光棚的大露台上,周边种了许多奇花异草,很开眼界的。
今天要去司马迁祠墓和合阳的合川处女泉黄河湿地,顺便回西安。
韩城游第三站,司马迁祠墓。
没有可能去祭拜、凭吊司马迁祠墓时,真的想都不会想。可是,一旦有了机会,哪怕还只是在上海,我立刻就变得很兴奋。真心感谢西安同学安排得周到有见地。
太史公司马迁,那是我从小时候一提起就肃然起敬的历史人物,扎根在心底的浩然正气。
司马迁的《史记》,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声之《离骚》”,毛家老伯伯写文章也绝离不开引用太史公的语录。我们有多少耳熟能详的故事也都来自于《史记》,完璧归赵,运筹帷幄,毛遂自荐,歃血为盟,纸上谈兵,一字千金,脱颖而出,指鹿为马,焚书坑儒,破釜沉舟,沐猴而冠,霸王别姬,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这些都是鲜活了几千年,依旧生机勃勃的经典成语哦。太史公司马迁和《史记》是历史和文学、甚至还是经济和哲学上一座无人可以比肩的丰碑,令后人仰之弥高!
司马迁在忍受旷世屈辱后,不怨天尤人,不阿谀奉承,挥动如椽巨笔发奋著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那种风骨节气和胆识精神,又是何人能比?
今日有幸瞻仰,一路上满心呼唤,善哉善哉,快哉快哉。
车到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壮观的司马迁祠广场。广场远处正中央是高大的司马迁黑色雕像,两侧由近到远是九组气势恢宏的白色石雕,记载刻画着史记里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等历史人物和事件。我们从这些雕像前一一走过,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那种感觉,就好像行走在中国公元前的历史隧道里,光芒四射,一下子把心情拉展得高大深远起来。
绕过司马迁雕像,走上饱经沧桑侵蚀的芝秀桥,桥上隐约已经可以远眺司马迁祠全景了。走进质朴的祠庙山门,沿风骨嶙嶙的石道向上,走过素俭的高山仰止牌坊,走过古雅的史笔昭世门,走过九九归一的九九台阶,走过史韵悠悠的河山之阳牌坊,就进入古柏参天、肃穆幽静的祠庙院落了。从西晋开始到今天,这一千七百年来,古老的石道石阶上走过多少先圣、先仁、先贤、先达、先哲、先儒,历史就隐藏在这沿途的一砖一石之中了。如今,我们踩着他们的履印来了,我以为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传承,有一点点庆幸和骄傲!
司马迁祠墓院落建筑在高山之巅,高屋建瓴,气象万千,昭示着太史公不朽的人格和崇高的事业。面对祠庙献殿寝宫里司马迁庄重的塑像,我诚服,我景仰,焚香下跪,三拜九叩,以表达后人的敬重!绕过献殿寝宫,后面就是太史公墓,圆形石砌,墓碑嵌在墓体里,松柏环绕,朴素简单至极。据介绍,眼前墓地还是元忽必烈下令修葺的。我心想,太史公彪炳史册、光照千秋,连入侵的异族都这样敬重,墓地已经根本无须虚张声势了。
站在祠庙凭高远眺,看到黄河沉沉一线,远山朦胧苍翠,山环水抱,长桥飞架,风光壮丽,心胸为之一振,此行不虚!




















韩城游第四站,合阳县合川处女泉黄河湿地景区。
景区河网密织,水道蜿蜒,波光粼粼,芦苇青青,荷花摇曳,睡莲飘香。尽管阳光很强烈,景色依然非常养眼。我们小游船经过之处,不时惊起一群群蛰伏的禽鸟,时不时还有鱼儿跃出水面。蓝天白云,清风拂面,一派怡人的天真恬淡野趣。
弃船登岸,爬上望河楼,远远地看到黄河由北向南流过。虽然平缓温顺,其貌不扬,然而总是心中的神圣,亲眼目睹,仍会激起一阵波澜。河对岸就是山西的临猗了,一排壁立千仞的悬崖耸立在黄河边上,与这里平缓的河滩形成极悬殊的视觉反差。
本来逛了黄河湿地,还打算往黄河上游走一段路,去踩踩河滩黄泥,甚至参加黄河漂流的。小导游说时间来不及了,赶到西安还有两百多公里,只能遗憾作罢。
顺便说一句,合川历来出美女,合川人说,周成王的母亲和媳妇都是合川人呢。




















从这里往西安城里紧赶慢赶,也快八点了。老同学们晚上再次聚餐,明天大部分同学将踏上返程,少部分同学也将分散活动。告别时光,我们共同举杯,祝福友谊地久天长!相信我们会再次重逢!
后一篇:说一桩住房和仁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