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两次的体育课是最开心的时刻,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
神,可以随意的去跑,去跳,去放飞自己的理想。
体育课上最戏剧化的就是垒球课,由于空间的限制,资金的有限,两排短短的平房间夹杂着一块方正的操场,操场虽小,但足够我们去玩了。操场上没有任何可以凸出来的东西,唯一凸出来的可能就是久未到扫的杂草了。我们不能打篮球,打乒乓球,等诸多需要器材的运动。但我们可能扔垒球,只要我们有手就可以了。
但由于不知道是场地太小的缘故还是我们过早的发育,往往一扔出去,垒球就在空中抛出一道诡异的曲线,越过对面同学伸手的最高点直接掉入到操场边的小河里,由于操场东西两边都是小河,而南北方向长度太短。恐怕会扔到教室里本来就很少的玻璃上。就选择在东西方向进行来回的互扔运动,一般一个班级也就只有两三个人能把球直接扔到河里,那也就不是胖子就是高个子,而我不属于这两类。所以我的球一般都是在陆地上。当球直接进入到河里的时候,成绩也就是满分。为此,我一直想要去小河里的冲动。也为此而努力过,可就是到不了海域地带。
后来不知道是生活条件好了,还是每个人都想去享受一下球进入小河的快感,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直接扔出陆地了。在上课的时候,就会随时准备几根长的竹子,准备打捞故意被扔到河里的小球。上课也就不是在垒球训练,实际上就是打捞球的训练。
我身为体育委员,看到他们都进河了,而我仍在陆地上徘徊,那我怎么做到表率作用呢?在经过几次的锻炼和有小小的作弊行为之后,终于在某日我的球也可以直接进河,看到对面的同学拿着长竹子很有经验的去打捞水球,我突然很是兴奋,野百合也有春天阿,对面的同学也向报复似的,一个飞球进河了,我们也开始忙碌的去捞球了。
几乎天天都有的数学课是我最感兴趣的,因为我从小母亲就教我数学,让我有很大的兴趣,那一个个数字在一起就可以产生很奇怪的现象。那时候的数学老师也是我最敬重的,从小到最后离开学生生涯,每个数学老师就是当时我所最敬重的人。
而语文是我最头疼的课,从刚进入学校开始,就有一种对语文的排斥感,一开始的拼音学习,我就很反感,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我没有很好的去开端,所以我就一直是一半的成功。在那时,是不用普通话的,是用纯方言交流。所以拼音也就不是很重要了。我也没有感觉出拼音的重要性,当进入大学,开始用普通话交流时,特别是在网络上打字时,当时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用微软拼音有时候怎么也打不出某个字。五笔又懒得去学。导致我打字的速度奇慢。所以有时候我们当时感觉不到某些我们缺失东西的重要性,但经过一段时间,某些方面需要的时候,那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学校只有过一次的所谓得体检,检查视力,老师教了我们怎么看视力表,我当时肯定在开车,没有听老师的话,自己还乱领悟了视力表的看法。以为那字母在表左边的说是左,在上面的就说是上。。。那还不很简单,我站到一百米前都能知道那字母是在表的什么位置。后来轮到我检查了。我很自信的看着老师的手指向某个字母,在表的左边,就是左阿,不过我一直在想,那要是在左下角应该说是左还是下呢?到底是以哪条线为基准呢?我开始晕了,当然老师在指向最下面几行的时候,我都是说:下。稍微左边一点的,就说是:左。答案肯定是错误很多阿。老师就指向上面几行了,那我的回答就是全部是上了,最后老师指向最上面那个最大的一个。我的答案肯定就是上了。老师一看不对阿。那么小的年纪怎么连最大的也看不清楚阿?还仔细看了一下我的眼睛,确定没有出现瞎子的状况。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就把我独到的见解解释了一下。后来重新检查,视力还是很正常的。
学校只有参加过一次乡里的运动会,报名的人数很少,好像是四个人去参加了,英雄凯旋归来,学校特意开了个大会:在我们学校的历史上,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参加的运动会,我们运动员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在规模那么大的场合中,我们的某某同学勇夺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我们学校争得了荣誉。。。
不过学校年年参加乡里的竞赛,我很幸运的每年都参加,为了让我们能有好的学习环境,特意把老师唯一的宿舍安排给我们,平常我们两三个人就在宿舍里看着不知道哪里弄来的复习资料,积极备战。而每次去参加结束,当然没有那个运动员有那么好的待遇,当然我们也没有取得什么好的成绩。一份当年的试卷我考了六十分,一共十道题目。至今收藏着,时隔几年后,再翻开试卷,我已经连以前会做的也不会做了。
在那个偏僻的角落里生活学习了五年后,父母给我传来了一个消息,而当时对于我来说。不知道这是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
正所谓:初识五年学习尽,
喜怒哀乐留乐印。
淡之生活味之趣,
唯有真忆在革新。
欲知到底是什么消息,而我又何去何从。且看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