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走灵官峡

标签:
凤县灵官峡嘉陵江宝成铁路 |
分类: 山水情怀 |
秋走灵官峡
李敏效
灵官峡是一个石头会唱歌,红叶能醉人的地方。趁着深秋叶红时节,乘去往凤县的旅游专列来到了灵官峡。
初中课本上的《夜走灵官峡》课文早就让我们熟悉了这片热土,那幼小的宝成、成渝,现在也该到古稀之年。那批工友或许大都不在了,而他们的精神留在了大山间、深谷里、后辈的血脉里。那夜行40多公里的杜鹏程早已离开了大家,灵官峡的铁路也早已退役,只有几段保留着遗迹,成为人们怀念的对象。当年那孔窑洞,应该就在这道沟里,只是早已坍塌,只留下一个尾巴做念想,打眼放炮的石壁也垮掉了,那妇女指挥交通的道路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嘉陵江水源源不断地流淌着,铁路建设者的精神在传承着。
远远看见《夜走灵官峡》的长文刻在山崖上,开凿山崖的铁路工人雕塑矗立在前面,悬崖上“灵官峡”三个大字似乎在提醒我们,这里就是前辈英雄苦战奋斗的地方。从残存的一段铁路隧道钻进去,这里就是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昏暗的隧道正好还原了“夜走灵官峡”的感觉。那孔窑洞的雕塑正好还原了宝成兄妹在父亲回家后幸福的场面,一个躺在热炕上,一个坐在爸爸的怀抱中。爸爸指着对面山崖,讲着什么,是工地的繁忙,还是妈妈指挥交通的辛苦。悬崖上人吊在半空中,绳索捆在腰间,钢钎子插进石缝里,地上的人正抡起大锤打炮眼。他们的奋斗迎来到了宝成铁路的南北贯通,那接轨点的石碑就矗立在我们面前。那一筐筐石头靠的人来抬,那一块块石头靠的人来凿,战天斗地,冒风雪战严寒抢时间,艰难的蜀道终于迎来的列车的通行,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走出隧道,我们就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现实的秋景当中。那块千年神龟的顽石,就躺在嘉陵江边,王灵官战败老龙王,青年男女幻化成神龟守卫峡谷,人们为了感谢王灵官,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道峡谷。漫江碧透,红叶两岸,江边的铁路早已改道,人们却聚集而来,看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遗迹,观赏满山红叶,看一碧嘉陵江水
红叶倒影水中,形成两个世界,水中的红叶是虚幻的,晃动的,幽深的,岸上的红叶是逼真的,实在的,带着香味的。那笔蓝的天空也倒映在水中,感到江深不可测,一丛丛的红叶点缀在绿树中间,红绿相间,色彩斑斓,像印花布一般,而近处凸起的红叶树,犹如立体的绣花,那是天上的仙女绣的吧,只见花团锦簇,不见人影闪现。
一座拱形的铁桥沟通了两岸,那里是步行者的终点站。站在桥上向纵深望去,小船转过弯消失在山梁背后,红叶丛中。半江阴影,半江阳光,阴影里红叶倒映,阳光下一道浅绿,一条小船从江心划过,打破了寂静,模糊了分野。望着船影从铁桥走过去,总想看的更幽深,只顾望着即将消失的小船,自己却从桥上那扇单向转动的门跨过去了,却再也走不回来。这或许就是时间的闸门,永远也别想退却,不允许后悔。
只好沿着彼岸的道路向回走走。杜甫老先生的铜像矗立岸边,原来他也途径过灵官峡,那时的道路该是难于上青天的。大约他从此地去成都建草堂,度过了那相对平静的十年人生。他从此地走过,留下了文化的印记,增加了灵官峡的文化底蕴。
红叶绚烂,江水悠悠,历史一去不复返。这里的铁路塌方毁坏,别处新的道路又重新连接贯通,历史的车轮不停的运转,社会在飞速的发展,景色也年年更新。灵官峡的红叶,愈到深秋愈加鲜艳,让人感到那是一团团燃烧跳跃的火焰。
2023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