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巡礼
(2023-09-18 17:31:27)分类: 山水情怀 |
瞻仰一山一水一圣人
趵突泉巡礼
李敏效
泉水在我的印象里总是涓涓的细流,缓缓地流淌,周围是绿荫碧草,常常再挂上几颗小水珠,一条小道沿着它缠绕。趵突泉完全打破了我以往的认知,光看那名字,就感到喷涌,奔突,跳跃,变得雄壮,气势磅礴。
穿过写有“趵突胜境”的石牌坊,跨进过大门,一条溪流缓缓地蜿蜒淌过,水面如镜,倒映着依依的垂柳,翠绿的竹枝,玲珑多孔的巧石,蔚蓝的天空,“鸢飞鱼跃”的池塘像一块绿水晶。
移步到观澜亭前,攒顶式的四角亭,金色琉璃瓦熠熠闪光。前面一方池塘,碧波粼粼,两块石碑分列亭子左右,分别写着“趵突泉”“第一泉”。三孔泉眼一字排开,喷吐出白色的莲花,犹如锅烧沸后接连翻起的浪花,如三只白色的车轮当空旋转,喷高时如三只小天鹅在舞蹈。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不断泛起涟漪,搅动得池水扬波腾细浪,
登州泉像一面平镜,虽有水溢出,表面却毫无波痕,倒映着蓝天,是专为仙女梳妆用的吧,人影树影却也来凑热闹。天尺亭为攒顶式三角亭,是趵突泉地下水位遥测点,是公园的一大标志性景观。像一个人张开了手臂来拥抱泉水。
右侧有漱玉泉,自然联想到李清照的《漱玉集》。“漱玉”之名,由“漱石枕流”一词演化而来。她曾在这里梳洗打扮、构思词章。泉边石栏相围,天光人影倒映,绿柳也来凑个兴。
“易安旧居”近在咫尺,它是一个园中之园,已经透过门洞看到了李清照的汉白玉雕像。发髻高挽,一袭长衣直垂膝下,双脚隐没在裙褶里。右手握书卷置于胸前,左臂微曲自然下垂,慈眉顺眼,似在深思。我们来到“李清照纪念堂”,郭沫若题写的“一代词人”的牌匾,置于大门正中,标志着词人的历史地位。走进漱玉堂,又是一尊汉白玉雕像,与刚才看到的为同款,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手捧菊花,遥思亲人的画像。
室内一组蜡像浓缩了词人一生的四个片段,“父母教诲”,良好的家庭熏陶,父母的教导,使幼年的李清照赢在了起跑线上。“词坛绽秀”,在词坛崭露头角,得到了同时代前辈的赞誉。“志同道合”,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夫唱妇随,度过了美好的一段时光。“流寓江南”,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凄凄惨惨戚戚”地老去。
李清照故居中最高的建筑是淡月亭。大约取自“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的古诗。写出了月光清淡,薄云在月亮周围飘来荡去的意境。这是一处赏月观云听雨的去处。“有竹堂”原是李清照的父亲居汴京时的府邸名字,取竹子“出土有节、凌云虚心”之意。茂密的翠竹掩映在窗外,充满无限生机。
趵突泉南门又称“泺源门”,趵突泉为泺水源头,此门因临泺水源头而得名。水从此流,我们也从此出。
2023年9月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