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要山揽胜

标签:
洛阳新安县青要山黄帝密都和合文化 |
分类: 山水情怀 |
青要山揽胜
李敏效
洛阳新安县西北有青要山,9日顺便到达此处观光。我疑心这山名应为“青腰山”,“要”通“腰”,这样才讲得通,山腰一片青绿,该是多美的意境。
从山下乘坐观光车直达山顶,一片石镇,俨然楚目。一块块巨石如集装箱,如大货车,方方正正整齐随意摆放,或平放或侧卧。石上层层的纹理,透露出它千年的沧桑。青草作为他的铺垫,蓝天作为他的背景,树木作为它的映衬。
转过头去,这是一座雕塑。上书四字“三祖结盟”。忽然想到桃园三结义,走到近旁才知道,这三祖是皇帝、炎帝、蚩尤。他们战罢言和,在和合宫把酒结盟。这座山就有了历史的价值,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发源地。
从这里往下,是双龙峡的入口。走不尽的石台阶。一层层踏下去,道边有一个高大的石柱。仙足擎天,像一只倒立的巨足,直伸向天空。一座仙人居。用红色的砂岩石垒砌苫顶。不用一块砖瓦,全用石头石板建造而成,类似于陕南鞑子梁的石头房。暗红的石头。使这座仙人居增色不少。实际这是牧羊人搭建的一座小屋。现在成为了一个历史的遗迹。
千层崖由平行的薄层岩石累积而成,令人联想到千书峡的奇观,那里以书作比喻,这里以层来计数。异曲而同工。层层的红砂岩给我们展示了红色的封面,背阴处斑驳的青苔长在书籍上。那似乎又是装帧设计。
窄窄的一线天,两边石崖高耸。蓝天在上,树木掩映,令人遐想。这窄窄的缝隙之上该是一个怎样广阔的天地?粗糙的岩石形成许多胳膊,腿脚,像千手的佛,万手的观音,站立在悬崖上。谷里的石头与山顶的石头相仿佛,都是见棱见角的,没有浑圆的。水常常从他的缝隙里钻过去,野草从它的边沿长起来,树木围绕着他,为他遮阴挡风,高高的石壁,壁立千仞。让人想到无欲则刚。
我们已经吓到了双龙潭。半山腰一座小庙就是双龙庙。女娲补天的石头,获天地山川的灵气,得日月的精华。凝聚成阴阳二气,孕育了黑白双龙。这两条龙像浮雕一样,长在道边的红色沙砾岩上。菱形的岩石,黑白双龙,是要腾飞,是要休息。双龙峡似乎就因此而得名。
到此水多了,便有了一座银龙潭。大约是双龙在这里期盼龙子龙孙回家。来到此处的人似乎都是他们的子孙。潭边一棵檀树人称银龙檀。虽然不大,在北方却是稀缺的树种。顺着深潭往下走,水中的青草碧绿,水也被染成了绿色。一块巨石倾斜而卧,似乎口渴了,要来饮水。这里被人称为龙吟潭。龙吟震天,发出他的怒吼。
这里的峡谷非常狭窄,两岸对出,像一个老翁与一位老妪。面切面的在对话。头上的皱纹,条条清楚分明。脸上的皱褶,道道清楚可见。道旁除了横摆着的书籍,或者叫层岩,也有竖放着的,像立起来的书,这样横竖交汇,形成一个古典与现代的书架结构。
忽然一座石崖,却似千佛崖。上边有数不尽的雕像。一层层一列列,密密麻麻布列着。走到近前却只看到粗糙的石头。一座石柱,如一只老鹰,昂着头,送着肩。是与另外一只在对话。好像披着斗篷,坦露着胸脯,扎着腰带。
沿着栈道向前这里狭窄谷深,据说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抬头可见天上星斗,低头可见水中月影,人称星星峡。我们没看到星星,也未见到月光。而星星峡独特的地貌,却让我们神往。峡谷上,那个老寿星般的石柱,嘴里好像已经没了牙,嘴瘪了起来,头颅伸的更长。悬崖间最常看到的石蟾蜍、石蛤蟆。
碧波倒映,天光云影,倒映着峡壁,倒映着碧草树木。这里一连串的潭水用各种动物来命名熊罴貔貅虎等。往下到了备战营。相传为炎黄二帝备战的地方。熊皮貔貅虎为大战之前储备力量,制造战车,整顿后备的大营。
峡谷变得宽阔了,一个宽广的湖面出现在我们面前。青山环抱,悬崖高耸,被称为千仞崖。乱石谷这里的石头,横七竖八的乱卧着,但石头仍然是见棱见角的,大如房屋。
我们已经来到了月亮湾,走出龙门。似乎离龙越来越远了。不再顺流而下,却向右拐了一个弯,顺着另外一道水流向上走,来到玻璃桥下,这里是一个更大的人造湖。一池碧水,玻璃栈道在空中飞度,两岸的青山倒映水中。河里人们在漂流,在悬崖上攀岩。一座座大坝流淌着瀑布,白刷刷的喷涌而下。我们已经来到了青要山的山口。看到了青要山的大牌喽。
青要山的美,在石、在水,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远古的历史传说。
202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