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排沙奇观

标签:
黄河小浪底排沙 |
分类: 山水情怀 |
巨龙喷涌
——小浪底排沙奇观
李敏效
7月8日趁着小浪底排沙的档期,如期而至。沿着漫长炎热的道路到达观瀑亭,透过树木的掩映,只见远处烟尘滚滚,像疯狂的沙尘暴,像咸阳道上滚滚车轮扬起的尘埃,似农家夏日小麦碾打之后扬起的麦尘,却又集中在一块不四处乱窜。背后大坝上“小浪底”三个字看的分明。便遥知那不是烟尘,而是水雾,可眼睛却被黄土给眯住了。前面是浩渺的水域,这黄土,不知从何处而来?
向左顺着河边走,绕了一个多半圆,如英文字母里的C。河里泛起的是泥浆,令人联想到的是泥石流,远处扬起的水雾让人联想到的是黄沙。水雾形成烟雾,形成山峰,形成蘑菇云,在空中飘散飞舞肆虐。河里波浪汹涌一浪盖过一浪。水面泛起点点耀眼的阳光。青山背后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与昏黄的水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强烈。
我们从新建的拱形直拉式大桥上走过,黄龙就在脚下狂奔,烟雾就在眼前升腾。刚才集中在一处的烟雾,现在似乎拉长了,升高了,范围扩张了。像浓烟,像迷雾,像飞扬的尘土。近岸乱石堆里水浪掀起来了,浊浪排空,令人想到钱塘江潮水的涌动。钱塘潮是月亮的吸引,而小浪底的浪花却是地表水的冲力。喷涌而上,在空中大显身手,直竖起身子,似要与人搏斗,浪涛前扑后继,汹涌澎湃。
绕过斜插苍穹的强劲有力的工程雕塑,我们来到了大坝出水口,也就是龙头喷水口,水像大炮连续射出的枪子儿,是巨龙吐出的烟雾。密密的连续不断,这束水扬起一个抛物线。这根的水柱并没有蒸腾、飞舞。而当它落下时,重新溅起就形成一个新的抛物线,似水中丢了一枚炸弹,水雾溅起,迷蒙在空中,围绕着不断升腾的烟雾。比第一个抛物线稀薄了,变淡了,似乎也柔和了许多。似爆炸声,滚滚的惊雷声,声音越来越大,在咆哮在怒吼,脚下似乎都在颤抖。
站在出水口,喷出来的再不是一束水,满股水里充满了匕首投枪,和龇着牙咧着嘴的怪兽,向前刺过去,猛扑过去。是野兽的一场混战,扑向水中都摔得粉身碎骨,溅起冲天的尘雾,翻起滔天的巨浪。烟雾在强烈的阳光下,水分迅速被蒸发。泥沙的微粒在风中四处飘散,水雾中弥漫着泥点,随之也四处飘飞。飘在你的身、上头、脸上,直眯你的眼睛。戴上眼镜一会儿就迷茫的看不清。水雾中弥漫着呛人的土腥味。有人为了防泥沙,不顾闷热穿上了雨衣。雨衣不久就斑斑点点,改变了色彩。
龙口喷出的不像是水,倒像是泥沙。在巨大的冲力下,泥沙微粒被冲了出来又二次扬起,形成连续的抛物线。一个落下,一个升空。升腾的却似蘑菇云,似爆炸的烟雾。
站到出水口上方才看到,水在急速的下降中又急速的扬起,在水槽中也冲出一个反向的抛物线。然后才会在空中划过一道彩虹,放射出一道流光溢彩,激起接二连三的烟雾升腾。
站在这里看水雾,又似朵朵的莲花。只不过色彩单调了一些,形状却依然奇特多变,有盛开的,有含苞欲放的,还有正在孕育在叶间的。这道巨浪却似巨轮狂进时抛在身后的那道浪花。只不过它不前进,永久的限制在一方区域,在原地跳跃狂欢,扬起水雾、尘沙,变换着姿态,直到消散尽自己的能量,再随着大河奔流。
这是巨龙在喷涌,这是巨浪在怒吼,这是泥沙在狂奔,这是黄河在咆哮。这是一首铿锵有力的长诗,一幅恢宏壮阔的画卷,一只雄浑悲怆的交响曲。
202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