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登岱峪官帽山

标签:
蓝田岱峪官帽山风云山 |
分类: 征程跋涉 |
暮秋登岱峪官帽山
李敏孝
立冬的前一日,随山行户外20余人到蓝田岱峪,享受秋日的最末一缕暖阳,遥看残存的几片红叶,寻访藏在岱峪深处的官帽山。
秋日的最末一天,却暖阳普照,一片灿烂,红叶却因经霜打,略显暗淡,且存留不多。岱峪狭长而弯曲,谷底是一座水库,堤岸上一条水泥道路,都随着山势狭长而弯曲。这片狭窄的水域看起来不像是水库,倒像是一条流速缓慢的河流。道路很窄,会车都难以避让,弄得司机半道不愿意再往前开了。好在已接近双龙洞,离官帽山不远了。
两岸群山在阳光下现出斑斓的色彩,道旁树上的柿子像一盏盏点亮的红灯笼,山岭在暖阳下打着盹,慵懒的伸着懒腰。山崖破裂处如刀劈斧削一般,直上直下,见棱见角,一片灰白,如房屋倒塌后留下的残垣,周围却是绿树碧草,点燃的红叶。山壁上忽然伸出一块山石,就如同猴子嬉闹,佛陀拜师。相互映衬下山显得更奇特。
道路正前方,一道山梁横拦过来,如建起了一幢小高楼,楼顶中心凸出的地方好似楼梯间顶层。稍近则似一个兵马俑的头颅,蹙着眉,憋着嘴,挤着眼,头上缠着包头巾,几缕稀疏的胡须下垂,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端坐着。再转过一点,刚才的包头巾变成了遮阳帽,你会联想到老鼠顶石头的造型。
道路并没有因这道山岭而隔断,正在疑无路时,绕它半圈就到了山岭的另一面。山头上石牙裂开,如刚绽开的白莲花,一片片笑面朝天。翠绿中突现出一只白鹅,一头小羊,或似鳄鱼,似河马,似鱼群,一只老鹰张开弯弯的喙,似乎在打着哈欠。有时山崖好似用大小不一的砖块砌成的,有纵横的缝隙,如堆积的豆腐块,大片的灰色山崖又如万马奔腾图。这些区域寸草不生,而周围草木葱茏。
走到山后,刚才的兵马俑已经变成见棱见角的一个集装箱,层层的巨石作基座,把它稳稳的安放在顶端,云白色濡染了更多灰黑。站远点看,山石就像人们说的官帽了,这个方形的帽壳两侧,山梁正好做了帽翅。这是一顶石帽子,虽然结实,就怕你戴不起,戴不动,会惹出许多事端。
官帽山的南坡,比直立的北坡稍缓,有一条羊道可以攀缘而上,虽然并不高,脚下却多流沙,直打滑,站不稳,小心翼翼地手脚并用,拽树枝,扣石棱,互相牵拽,总算登上了大梁。梁上并不宽敞,可容十多人,而且只能到达一个帽翅上,另一侧则被冒顶挡住过不去,这边帽翅上还有一个小分岔,形成像表演用的T形台。站在梁上看官帽,变成一个梯形,上窄下宽,更形一个人侧面的头形,翘起的鼻子,微涨的嘴巴,扬起的下巴都看得分明。头下细长的脖子,似乎承载不了这许多重量,仿佛在微微颤动,觉得将要摇摇欲坠。对面的山坡就成为背面头像的背景。
总想着山高我为峰,这次却高不过石人头,只好屈尊第二了,然而举起双手,似乎就能摸着苍天,抓住云朵,早忘了还有官帽在上头。官帽山右侧相连的山崖,一匹马的头伸了出来,耳朵后抿,眼睛微闭,似在打盹。难怪人依着它,也不跑也不闹,大约是为这位官大人驯服好的一匹良马呢。从北面往下看是直立的百丈悬崖,令人屏住呼吸,神情紧张,两腿筛糠。紧依到崖壁上次有了一丝安全感。回望一下四周,赶紧下行,缓和一下紧张的神经,也好给后边的行人空出一个位置。
山道弯弯,河水悠悠,向前无尽头,过了官帽山这个高潮,又趋于平静。只有悬崖上突现的怪石,为官帽做衬托。常常会出现一个人物的群雕,烘托宏大的场面。左侧山梁上一颗龙头高耸,张牙舞爪,撩动着舌头,背后的山梁就是它宽厚坚实的龙脊。右侧山顶上一根石柱就是一根擎天柱,头上长着一蓬草木,又似一位敦厚忠厚的长者,穿着肥厚的棉袍,翘首远望。回到官帽山近处,又有一乌龟驮着元宝,大约太贪心,只好张开嘴巴,喘着粗气,艰难前行。
岱峪秋末多灿烂,一湾碧水映蓝天,两岸青山奇石显,最佳要数官帽山。
2022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