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素帖》临写体验

(2022-05-09 17:14:27)
标签:

蜀素帖

米芾

分类: 学海泛舟

《蜀素帖》临写体验

李敏孝

《蜀素帖》临写体验

《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在丝绢上书写不像在纸张上自如,软骨弄弄,易移动起折皱,运笔不顺滑,墨的浓淡难把握,轻易没人敢下手操作书写,临帖也颇感为难,结体变化多端,除了撇捺带弧度,笔画多不规整,横不平竖不直,像扁担似撬杠,彰显着个性色彩。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刚柔相济的姿态、痛快淋漓的气势与沉着痛快的风格。起笔常接近中线,字有下沉感,显得沉稳,不像楷书中给人上紧下松的感觉。

临写时就把纸当做娟,运笔不可沉稳过度,而要放纵自如,握笔不可死板僵硬,而要灵活松弛,手握于笔杆上半部分,手指自如运动,随着字帖的笔势变化,调动自己的手指,也仿佛真的在蜀素上书写一般,仿佛自己真的成了米芾,旁边有人捧砚拉绢,沾吸余墨,这样方可进入佳境,挥洒自如,笔墨听从调遣,多几分形似与神似。进入到一种放松的状态,自我陶醉的状态。

蜀素帖重点在结体,牵丝不太显著,这与书写材料有直接关系,与作者运笔方法也不可分割,书写于纸上《苕溪诗》也与此相似,体现了米芾“刷”字的意味。笔划粗细的对比、空间疏密的对比。由前至后书写上从端庄转向趣味的渐变。临蜀素帖对毛笔不太苛求,不像兰亭序那样挑笔,能书写集王圣教序,就可写蜀素帖。

由于不易受墨且书写迅疾,故而多处饱蘸笔墨,又不乏飞白出现,在富于节奏的起伏中使笔墨不燥不润,对比鲜明。丝绢上若隐若现的线条纹理蕴涵着无限妙趣。之上临写自然不会出现丝绸的肌理,也就不必刻意追求。

放松临写,随意落墨,不为写字,为了体验那种书写的妙趣。跨越时空,与作者心灵沟通,彼此神交。

202259

《蜀素帖》临写体验

《蜀素帖》临写体验

《蜀素帖》临写体验

《蜀素帖》临写体验

《蜀素帖》临写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夏观春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