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与徽州,以及小灰灰同学

(2014-03-15 00:11:07)
标签:

旅游

  找到一篇旧日笔记。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12年春节前的时候,跟小灰灰同学去了趟黄山西递。小灰灰同学是结结实实的西递人,他跟我说清明时如果在家,要扫一天的墓,爬山爬到累P,从太爷爷往上,一个一个地要拜祭好几代祖坟,(那时他爷爷还在世,快100岁了)。他家族身世一直上溯,可以找到李世民。现代人都爱攀附,但他作为西递村纯“土族”,这个说法是有根有据的。小灰灰同学姓胡,西递胡姓,是唐末皇帝唐昭宗李晔之子的后代。唐末各种乱,皇帝各种逃,路上生了个皇子小BABY,无奈寄养给一位婺源人胡某某,后来这位李唐后人随收养人改胡姓在婺源逃过朱温的追杀,一生以胡为姓,没再改回李姓。又过了几世,他的后代又在西递建村,后嗣一直延续至今。
  借小灰灰同学的光,结结实实地在需要一百多块钱门票的西递村免费游玩了几天,还免费赠送宏村和南屏,猪妈说真是三陪小基友。现在,小灰灰同学在美利坚合众国读研究生、把妹、公路旅行已经快两年了,QQ上说想吃臭鳜鱼得狠,被他说得我也想吃了。

  好了,接下来乱谈:

  现在叫做黄山市的古老徽州大地上,在公路两边经常看到这样的旅游大招牌:“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在网上溢美黄山地区的游记文章也老是看到这两句。显然这是在借汤显祖的诗句矜夸。但是,这真的是断章取义。节选的两行诗,短短十个字,包含了“痴、绝、梦、徽”,仿佛作者是在感叹徽州的美好,令他一生怀念。的确,现在徽州古朴美好,在这种语境下,人们顺其自然地把“无梦到徽州”理解成“到徽州再无别的梦想”的倒装句式。其实不然,让我们来看汤显祖那首五言绝句的原诗全文:

  题:《游黄山白岳不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诗:
  欲识金银气,
  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黄山白岳,乃是指黄山和齐云山,前者,人们耳详能熟,后者,是指现徽州休宁县的道教胜地齐云山,自古被人称为白岳。黄山白岳,也就是徽州的代称。汤显祖生于明代,明代是徽州政治经济最盛期,徽商富甲天下,徽官权倾朝野。
  汤显祖,有《牡丹亭》,一代文豪,有傲骨,刚直不阿。当时汤在官场被排挤,对当朝风气大失所望,学陶潜挂印辞官归隐,生活渐渐窘迫。他的老师,乃是当朝名臣,三朝元老,身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的许国,在朝时,汤显祖与许国政见不合,也从不求老师帮衬,但终究还是师生关系。许国是徽州人(至今还在歙县古城内的许国八脚牌坊,即是万历皇帝为了嘉奖他而建的,现在是国保文物),当时已告老还乡,但仍然是当朝重要人物。
  以上为背景,下面让我来尝试解读这首诗:

  序言:好友吴序可怜我穷困潦倒,劝我去徽州走走关系,但我没有成行。
  “欲识金银气,”
  (想要富贵荣华,)
  “多从黄白游。”
  (就要去徽州那地方。PS:黄白,即是指黄山白岳代称徽州,又是黄金白银阿堵物的隐喻。黄山和齐云山自古是寻仙求道,高人寻求的出世的地方,但当时的徽州人却已入世,黄金白银地升官发财。这一句简单到大白话,却含义颇深。)
  “一生痴绝处,”
  (我这一生执着于我的志趣,或者:我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
  “无梦到徽州”
  (美好的徽州,我连梦都没梦到过。)

  徽州地方的发达是曲线形的,元代以前,这里山高水深,默默无闻,试想西递的先祖,唐昭宗李晔之子,李唐王朝的末枝余脉在改朝换代时,仓皇逃难,之所以选择古徽地区(先婺源后西递,旧时婺源也属徽州)隐姓埋名,正是因为这一带不为人注意。到了明代,徽州人突然崛起,明末清初时鼎盛到极致,其财富和文化甚至影响到全国。到了清末和民国时,又衰落下去,也是因为山高水长,道路险难,各种乱象的洪峰触及这里都已是强弩之末,没有造成覆灭的灾难,鼎盛时期留下的文化遗产在那些乱哄哄的年代得以保留一部分。到了现代,怀古和崇尚自然的风气回归,旅游经济开始发达,徽州因为那些遗产,又到了一个上升期。
  徽州之美是毋庸置疑的,用误读的诗歌来附庸一下也未尝不可吧,这世间的言语,有多少是被误读了的呀,只要徽州之美别被误读就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