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木年华,清华民谣在路上

(2011-04-18 22:13:14)
标签:

卢庚戌

清华园

水木年华

清华大学

水木清华

杂谈

分类: 文娱人物口述

在成名10年之后,他们的母校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

在校庆期间,他们很忙,“参与清华大学学生自拍电影《清青年华》的拍摄……日程很满。”

《清青年华》在清华大学拍摄,水木年华回到母校本色出演。剧中的两名女主角也是清华学生。水木年华一致略显遗憾地说:“现在清华女生的质量比当年高多了。” 4月8日,清华大学两处老建筑处在拍摄电影。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制作,由水木年华、张朝阳等清华知名校友共同参演的电影《青春》正在拍摄中。

他们与水木清华注定脱不了干系,人们看到他们的符号——水木年华,总会想起清华大学。有段时间,水木年华对这种关联并不很热衷回应,就如同已经结婚生子的赵薇老师还被很嫩的主持人称为“小燕子”一样,这不是件让人觉得畅快的事。

现在不同,水木年华对清华津津乐道,如所有的清华人一样,对母校的爱热烈而近乎疯狂。

去年3月18日,水木年华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办了“水木年华十年启程北京工体演唱会启动仪式”。卢庚戌说:“发布仪式选在清华,即是对水木年华组合成立渊源的纪念,也是作为母校百年华诞的献礼。”

水木十年,清华百年,一个侧面展现了清华与音乐的故事。

 

那时水木年华

 

10年前的2001年9月,一首《一生有你》红遍大江南北,其清新的曲风,流畅的旋律,略带忧伤的演绎,让水木年华一夜成名。

《一生有你》上市三个月,销量近十万让人们记住了两位清华毕业生卢庚戌、李健。2002年9月,李健出走,卢庚戌与清华毕业生缪杰组成了新水木年华组合。

与一些提笔忘字和擅写连本人都看不明白自己签名的歌手不一样,由于出身名校,水木年华被誉为中国大陆“最具人文气质”的演唱组合。

水木年华,从成立伊始,就烙下了深深的清华印记。乐队成员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名字取于“水木清华”的原意。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一处胜景,4月8日,地处工字厅后门外的水木清华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卢庚戌第一次来到这里,那是1989年。作为辽宁省营口市理科状元,卢庚戌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

入学后,“系里老师总给我们灌输一种思想,就是清华只有一个系,那就是建筑系。”这段时间,卢庚戌也曾年少轻,留长发、叼烟卷啊、背着画夹在校园。“其实也没画什么画,就想显示自己是建筑系的。”

大学总是类似的。加入文学社、迷恋海子的诗,在清华园晴朗的雪天里诵读诗篇,然后烧掉……

入学那年,学校举办了每年一度的校园歌手大赛。“我记得一个住我隔壁的男孩唱了一首崔健的《假行僧》,歌曲让我很激动,有一个念头不住轰击着我的大脑:什么时候我也能这样唱歌。”于是他开始疯狂练吉他,别人熬夜画图,他熬夜弹琴唱歌。夜里12点多了,别人就喊:“别唱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大学几年里,课余时间中,他整天背着吉他在校园里,和一群喜欢校园民谣的朋友打成一片,奏琴唱歌,自诩为“水房歌手”。清华大学的礼堂前有一片生气勃勃的草坪,他们经常在草坪上通宵歌唱,连续唱到嗓音沙哑,天空发白。歌声飞舞时,总有三三两两的女生围坐过来,不由自主地和他们一同静静地唱歌。

卢庚戌在其自传随笔《水木年华――清华•音乐•我》中这样写到,美丽的清华园,那是一段青春飞扬的日子。不论是昼夜在水房边赶制建筑制图作业,还是在大草坪上弹琴彻夜欢歌;不论是在女生楼下的不期而遇,还是炎炎夏日去圆明园画画的冲动,昨日又一一闪现。

大三下学期,卢庚戌组织建立了清华大学“梦中草原”合唱团,并获得了1993年北京市高校歌曲比赛一等奖。

水木年华另一位成员,缪杰,1993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由于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大学时他就成天和卢庚戌、李健、姚勇等人“混”在一起,讨论创作校园音乐。1995年,他获得了清华大学校园歌曲比赛第一名。

 

曲折走上音乐路

 

大四时,卢庚戌恋爱了。“那是我的初恋,我们一个系92级的一个女孩,觉得她很清纯,然后就心动了。”

卢庚戌说,“清华的女孩儿少,男生又晚熟,不知道怎么谈恋爱。女孩儿本来就是宝贝,稍稍出色点的,男生更是一哄而上,竞争激烈极了。那时女生楼就跟熊猫馆一样,而我们最见长的方法就是在楼下等。她也许不愿意下来,也许不在,又不知道去哪儿了,没有呼机,电话也不方便,只能等……”

可是,他的女神最终没有眷顾他。“我不管她怎么想,就自己陷进去了。我抱着吉他为她写歌,又在大冬天里背着吉他骑车到她家楼下,把她叫下来对她唱得泪流满面……可她仍没有接受我。”

女孩喜欢的人不是卢庚戌。“我大学后期的歌都是因为她而写的。”他说。

1994年,卢庚戌从清华大学毕业,被纺织工业部的一家设计院聘为建筑设计师。但是想做歌手的念头,反反复复在他大脑中徘徊。

“1997年夏天,我反复考虑,决定辞职去当流浪歌手。我给妈妈打电话想告诉她实情,没想到她一生气得了突发性心脏病。”卢庚戌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他的学习成绩和工作业绩都曾是母亲的骄傲,母亲灌输给他的理念一直是要做一名科学家。后来,每当谈起儿子当初的决定,卢庚戌的母亲都忍不住心痛。

作为一名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高材生,他面前是一道通向成功的坦途,只因为无法割舍对音乐的痴迷,开始了充满变数的歌手生涯。父母的反对,唱片公司的拒绝,生活的窘迫,恋爱的失败,几经打击而他始终痴迷不悔。

“我憧憬的幸福生活开始了!”在他的其自传型随笔《水木年华――清华•音乐•我》中他这样写到,“我有俩朋友在烟台组了个乐队,我去做贝司手。我们仨每天都在一起练功、排歌。我们住的地方很简陋,三个人每月的生活费一共只有200元——那时我还带着工作时攒的那点积蓄呢。我们去菜市场买白菜土豆,偶尔也去海边捡点海物儿自己煮。”

1997年冬天,卢庚戌和朋友在上海、烟台、江苏各地辗转,最后他们决定到北京看看有没有机会。

北京的夜,寒冷凄清,没有人知道一个被梦想驱赶的灵魂和它瘦弱多病的身体,正经历着什么。常言道三十而立,但此时的卢庚戌几乎身无分文。他一路唱歌一路流浪,冷暖尝尽。

几经曲折和磨难,命运终于迎来了转折和曙光。2000年,卢庚戌签约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第二年,他与校友李健成立“水木年华”演唱组,同年9月发行专辑《一生有你》,获得了当年几乎全部年度最佳新人奖。

2002年,李健由于和卢庚戌音乐理念不一样,离开乐队。同年,缪杰加入,组成了新的水木年华组合。
    缪杰1998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IBM公司担任高级系统服务专家、项目经理。直到2002年的一天,卢庚戌一个电话把他叫到他的家里,他才正式加入“水木年华”。缪杰后来说,当时他刚在IBM混出点摸样来,老板对他也很器重,且有其他公司也在挖角,总的来说正值个人发展高峰期,当时他的月收入有5位数,但为了音乐,他放弃了这一切。

此后几年,水木年华相继推出专辑《青春正传》、《蝴蝶花开》、《70、80》。及至2006年,专辑《生命狂想曲》的诞生,几乎震撼了所有喜爱水木年华的人。曲风忧郁压抑而又挺拔舒展充满激情,卢庚戌的声音朴实深情而又充满人文质感。

 

清华,与校园音乐结缘

 

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推移,就会发现:清华大学走出了很多校园音乐人,其中包括为我们所熟知的传唱了多年的《同桌的你》的作者高晓松、麦田音乐的创始人宋柯、王菲演唱的《传奇》的作者李健、校园爱情歌手水木年华……

无论是读“凝固的音乐”建筑专业的卢庚戌、作为文艺特长生被免试保送清华的李健,还是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在清华园里长大的高晓松、曾风靡清华校园的创作歌手宋柯,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清华大学的某种精神气质潜移默化。

卢庚戌说,直到今天他也没弄懂,为什么清华这座以“严谨求实”而闻名的理工科大学会产生这么多的校园歌手……不可否认的是,清华独特的校园气质给了这些校园歌手们很大的影响。
  清华大学大礼堂前的那片葱葱的绿草坪,曾为多位校园歌手所怀念。这片草坪真的是校园歌手们的土壤,高晓松等校园民谣的主将们曾在这里唱过他们的得意之作。这些歌很快被学会并在校园里传开去。水木年华的成员们,曾在这里,彻夜歌唱,直到东方亮白,声音沙哑。

的确,清华素来有写歌的风气和传统。卢庚戌回忆说,在1989年进校时,清华那会儿写歌的风气特别浓,清华有这个传统,每届都有,像现在在美国的78级的胡杨,85级的金德哲,88级的高晓松,都出过专辑。“一入学就看他们唱歌,当时我开始学。学完之后,我就开始在各个高校演出。”

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级无线电系的何华,曾在《清华园的“露天古典音乐堂”》文章中这样写到:如果你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就读清华的,你大概会记得这样的情景:每天的晚餐以后,从夕阳下落到星光闪烁,从天色渐暗至夜幕降临,坐落在清华东宿舍区西南的音乐室外面,马路边上总聚集着一些人,他们或站或倚在树旁,或坐或骑在自行车上,也有情侣拉着手、或相互偎依。每天的傍晚,清华音乐室二楼边上的窗口都会有古典音乐定时播出,大师们旷世不朽的乐章都会回荡、萦绕、漂浮在清华校园的这个角落,震撼、激励、滋润着清华学子的蓬勃心房。

清华大学为培养了杨振宁、邓稼先这样的学子而骄傲,以拥有众多的院士、治国之材而为荣。但是,清华园的空气中也大量地弥漫着像水木年华这样的音乐人创造的芳香。正是这些音乐人,他们对音乐的追求、对理想的执着、对清华的热爱,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清华大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